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杭州西兴古镇:千年古建里的水乡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杭州西兴古镇:千年古建里的水乡记忆

西兴古镇,这座位于杭州滨江区的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作为浙东运河的起点,西兴古镇见证了杭州乃至浙江地区的繁荣发展,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繁华。

01

千年古镇的历史印记

西兴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西兴镇志》记载,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御吴,将此地命名为“固陵”,希望此地能够“固守”。自那时起,西兴古镇便开始了它长达20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等文人骚客都曾游历过西兴并留下诗文。《西兴镇志》载: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兴有“72爿半过塘行”的说法,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等从业人员达千人,成为全国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之一。

02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文化价值

西兴古镇位于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交界处,是整个浙东运河的起点。这里隔着西兴塘与钱塘江相望,密布的水路覆盖整个浙东平原腹地,可到达绍兴、上虞、余姚以及宁波等地。由于钱塘江的水位高于浙东运河,两河不能直接连通,因此,人们到了西兴后,需要先停船靠岸,再对货物进行中转,通过一个个“过塘行”(相当于现在的快递驿站)将货物运到钱塘江,再过江北上到达杭州及运河周边城市进行贸易。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西兴小镇成为了浙东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之间必经的中转站。

03

代表性古建筑与文化遗迹

西兴古镇保留着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每一处都见证着古镇的辉煌过往。徽派特色民居、流淌的官河、西兴驿、城隍庙遗址等都诉说着西兴厚重的历史。这里还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历史建筑,是研究运河发展史的重要文化遗产。

漫步古镇,你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以及见证古镇繁华的古桥和码头。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也承载着古镇千年的历史记忆。

04

现代转型与文化传承

近年来,杭州市滨江区审时度势,抓住浙江省打造城乡风貌区的有利契机,根据西兴老街的历史特色和文化积淀,创新提出以西兴古镇核心保护区为主,打造滨江“千年津渡·诗意西陵”传统风貌区,争创省级风貌区样板。

滨江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局长王建武介绍说,西兴古镇在军事上是越国之关防、浙东入境首站;交通上是浙东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成就了水运枢纽的地位;商业上曾有“72爿半过塘行”的盛景;文化上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是乾隆、康熙等下江南的必经之路……西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风貌基底良好,是滨江这个现代化都市中难得的一处幽静之地,具备打造传统风貌区的独特优势。

风貌提升,创意无限。滨江区把闲置破败的粮仓改造成西兴美术馆,在这个西兴古镇的第一个艺术空间举办了两次大型摄影展,向人们呈现了古镇由古到今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把人去楼空的国营服装工厂,改造为以文化创意为主打产业的西兴园,两家大型摄影基地、数家摄影工作室以及辐射延伸的电商与直播产业成为园区的核心产业,将艺术、展厅、咖啡店、摄影空间等复合业态结合一处,为古镇增添亮色;把外立面陈旧、内部环境不佳、用水排水不便、经历30多年风霜洗礼的破旧老菜场,以“寻味老西兴,拾忆烟火梦”为理念,提取了老西兴“屋、桥、水、币、叶”五大元素,设计了全新的标识,运用于整体门头和软装设计,让西兴元素随处可见,菜市场蝶变成微景区……

05

游玩体验与文化魅力

西兴古镇不仅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你可以看到悠闲看电视的老人,门前烧火堆烤火的老人,三三两两说着方言的老人。怀旧的豆腐店、理发店,还有挂着“占卜算卦”旌旗的小屋,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西兴古镇还是中国的“灯笼之乡”,从南宋开始就有制作灯笼的工艺。如今,古镇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喜气洋洋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手持精美的西兴古镇“护照”,你可以开启一场独特的打卡之旅。永兴闸遗址、铁陵关遗址、大城隍庙遗址、古资福桥、屋子桥、过塘行码头建筑群等古镇及周边的打卡点,都留下了游客们兴高采烈的身影和由衷的赞叹:“西兴古镇不仅那么老,还这么美。”

06

结语

西兴古镇,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魅力;你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美,也可以体验到现代创意的活力。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摄影发烧友,亦或是单纯想寻找一份宁静的旅人,西兴古镇都会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所以,不妨趁着周末,带上相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古镇之旅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