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孩子的话》:一本记录童真与诗意的独特之书
《听孩子的话》:一本记录童真与诗意的独特之书
“妈妈,花开过了。”
“嗯。”
“人消失了,就和花开过了一样。”
“嗯……”
这是《听孩子的话》中的一段对话,来自一个七岁男孩对生命与消逝的思考。这本由重庆作家虫虫和她的儿子叮当共同创作的书,记录了叮当从一岁到九岁的语言和绘画,让我们得以一窥儿童内心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一本独特的童年记录
《听孩子的话》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23年6月出版,全书486页,收录了叮当从一岁到九岁的语言记录和绘画作品。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虫虫没有添加任何文学性的修饰,而是像植物学家采集样本一样,原原本本地呈现了孩子的语言。
虫虫是一位绘画创作者和图书策划人,经营着“尼诺艺术”平台。她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去创造,并且无比郑重地对待孩子的作品。在书中,她写道:“很多时候,不是我在解答孩子的疑问,而是他把我带进思考中。我产生了一种体验:幼儿可能不是无知,而是全知。”
童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通过书中的对话,我们得以窥见儿童内心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比如,当叮当四岁时,他开始思考消失和死亡这样的严肃命题:
“妈妈,粗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吼吼!”
“细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唧、唧……”
“大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哇哇!”
“小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嘘、嘘……”
“圆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
这段对话展现了孩子对声音的细腻感知和分类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独特理解方式。
启发与反思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豆瓣上,37位读者给出了平均9.3分的高分。一位读者写道:“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发现世界惊奇与诗意的书。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价值。”
另一位读者则表示:“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不是每次都能‘听懂’孩子的话,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出恰到好处的正确回应,但只要一直愿意去听,就拥有了理解孩子、养育孩子的密码。”
重新发现童真与诗意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忘记了如何去欣赏那些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话语。《听孩子的话》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诗人,他们的语言中蕴含着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通过倾听孩子的话,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更能够重新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正如书中所说:“孩子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思——对于此,我们不必要求他们的语言与成年人对世界的理解一致。”
这本《听孩子的话》,与其说是一本育儿指南,不如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重新发现世界的惊奇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