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西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变味引热议:从亲情到攀比,如何回归本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西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变味引热议:从亲情到攀比,如何回归本真?

引用
光明网
8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19-04/01/content_32701996.htm
2.
http://gx.people.com.cn/n2/2024/0108/c390645-40707069.html
3.
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209/t20240209_526590371.shtml
4.
https://www.sohu.com/a/298717495_717727
5.
https://www.sohu.com/a/271832051_651400
6.
https://k.sina.cn/article_1784473157_6a5ce645020015a1j.html
7.
http://www.rongan.gov.cn/sjzt/jczt/zthd/zgjxsyra/sexzdnl/szx/t19700101_3447279.shtml
8.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50202/newgx679f23f3-21741346.shtml

近年来,广西多地兴起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本应是温馨的亲情聚会,却在一些地方演变成铺张浪费、奢靡攀比的舞台,不仅背离了初衷,还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01

失去本味的亲情活动

“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原本是外嫁女儿回乡敬亲孝老、捐赠钱物回馈乡邻、共同见证家乡变化的温情时刻。然而,一些地方的活动却变了味。

据广西某市委宣传部调研报告显示,活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 铺红地毯、搭欢迎拱门
  • 请摄影团队全程记录
  • 购买统一旗袍、彩旗
  • 燃放鞭炮
  • 全村大吃大喝,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两三天

费用方面更是惊人:

  • 一场活动开支从10多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 有的村向所有外嫁女每人收取几百元活动费
  • 参与村民也被迫凑“份子钱”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出现强制摊派现象。有知情人透露,如果不出钱,就威胁外嫁女以后别想回村,有的村还对不出钱的外嫁女进行通报批评,致使民众敢怒不敢言。

02

从亲情到攀比:背后的原因

这种变味现象背后,折射出多重社会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的面子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你嫁得好不好,过得富不富,就看这个时候的表现了。表现得慷慨一些,父母脸上就有光。”一位外嫁女如是说。在这样的观念驱动下,不少家庭即使经济困难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参与。

其次,商家的推波助澜也不可忽视。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餐饮服务到活动策划,商家从中获取可观收益。这进一步加剧了活动的商业化倾向。

03

整治行动:回归本真

面对这一现象,广西多地开始采取行动。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纪委推出六大举措,包括强化调查研究、完善机制、宣传引导等,取得显著成效。

  • 成立调查组,深入群众排查移风易俗新隐患
  • 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建立外嫁女“红黑榜”
  •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理念
  • 加强对酒席服务行业的管理
  • 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实行有奖举报
  • 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截至目前,林圩镇已成功阻止26个村屯简办或停办此类活动,群众自发践行文明祈福、节俭办节、科学尽孝的原则。

04

正面案例:温情回归

在融安县沙子乡,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600余名外嫁女身穿旗袍,撑着油纸伞,抬着彩熟猪头,挑着糖果礼品,喜庆的队伍绵延数里。她们自发组织文艺汇演,向老人敬茶送慰问品,与家人共享团圆饭,现场温馨热闹。

此次活动由各村理事会统筹安排,资金全部来自外嫁女自愿捐款,体现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参与活动的外嫁女们纷纷表示,要将外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带回来,支持家乡建设。

“外嫁女回娘家”活动本应是亲情与感恩的体现,而非攀比和炫耀的舞台。通过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群众的自觉参与,这一传统习俗正在逐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我们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成功经验,让“回娘家”真正成为温暖人心的亲情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