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开馆,3000㎡空间展现数字非遗魅力
全国首个!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开馆,3000㎡空间展现数字非遗魅力
5月20日,全国首个公益性非遗数字博物馆——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沈阳市“百馆”工程之一,这座位于沈北新区辽宁传媒学院南校区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展示方式和丰富的非遗藏品,迅速成为东北区域文旅新地标。
创新性的数字展示平台
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奉天承艺、古艺薪声、盛京味道、匠心筑梦”四个主题展厅组成。通过使用VR、AR、AI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视觉盛宴和互动感受,让观众在数字科技的影像互动中感受非遗魅力。
为了充分呈现非遗文化魅力,辽宁传媒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系统的抢救性、保护性工作,先后组建80个非遗采访团队,走访省内12个城市,对百余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研,共收集940余件非遗文化藏品,采集了约300G、15000分钟的非遗数字影像资料。
精美绝伦的非遗展品
博物馆展品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十余个门类。不仅有巧夺天工的非遗技艺展品,还以数字影像的形式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记录并展示在人们面前。
葫芦堆塑
葫芦堆塑起源于清朝民间,是民间风俗中极具吉祥寓意的宝物,用堆垒成塑的方式装饰葫芦表面,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是一门世间少有的技术。
辽绣技艺
辽绣不仅记录了东北地区刺绣发展的历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传承人何晓霞老师是我国著名刺绣艺术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的辽绣技艺。
锡伯族射箭VR体验
锡伯族是骁勇善战,善于骑射的民族,锡伯族弓箭制作工艺和锡伯族射箭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博物馆通过VR技术,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这一传统技艺。
参观指南
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参观者可在美团App上搜索“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预约参观名额。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五13:00—16:00,周六日9:30—16:00。
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科技的博物馆,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将成为展示辽宁文化魅力的新窗口,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