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故事教学,让幼儿园的孩子爱上学习
创新故事教学,让幼儿园的孩子爱上学习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中心幼儿园以其独特的教学案例《藏在“天气记录”里的儿童主动学习支持策略》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幼儿园案例。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幼儿园教学创新的可能性,也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故事教学的基本技巧
要让孩子爱上故事,教师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讲故事技巧:
选择合适的故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不同类型的故事。3-4岁的小班幼儿适合内容单纯、情节简单的故事;4-5岁的中班幼儿可以接触中外经典童话;5-6岁的大班幼儿则可以尝试科普故事。
使用儿童化语言:教师在讲述时要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式。同时,适当增加对话环节,让孩子们参与进来。
故事的再创造:在保持原故事核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对故事进行改编,增加趣味性。
角色形象的塑造:通过声音造型和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们更容易代入情感。
营造互动氛围:讲故事不仅仅是单向输出,更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孩子们补充情节、设计结尾,甚至进行角色扮演。
故事综合活动教学法的实践
香港一些幼儿园已经成功实践了故事综合活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孩子们更喜欢听故事,还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佛教金丽幼稚园为例,该园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建立了“故事综合+游戏学习”的特色课程。通过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例如,在演绎《三只小猪》的故事时,孩子们会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小猪,通过亲身参与理解故事寓意。
国际英文幼稚园(罗福道)则采用故事引入法,结合主题教学和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和英文拼音的同时,培养阅读兴趣。
创新教学带来的改变
安丰镇中心幼儿园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创新教学的巨大潜力。通过“天气记录”这一主题,教师们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记录和表达,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的本质是激发,而不是灌输。”
结语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听故事,更能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探索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