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零碳模式打造美丽海湾新典范
南澳岛:零碳模式打造美丽海湾新典范
南澳岛,这座位于广东东南部的海岛,近年来因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而备受关注。2022年,南澳岛的青澳湾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更令人瞩目的是,南澳县于2018年启动近零碳排放区城镇试点项目,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实现了负碳排放,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宝贵经验。
“零碳”模式的创新实践
南澳岛的“零碳”模式,是一套涵盖产业、生态、设施和机制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产业发展方面,南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种植业,推动经济结构向低碳方向转型。例如,后花园村通过发展“圣茶林海”零碳生态旅游线路,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之前的5万多元增长到超过50万元。
在生态固碳方面,南澳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实施森林碳汇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的碳吸收能力。同时,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大型海藻养殖。据统计,仅深澳湾的3000亩龙须菜每年就能固碳300吨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渔业碳汇”。
在设施零碳方面,南澳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先后实施十三期风电开发项目,共安装风力发电组231台,装机容量17万千瓦,年可发电3.7亿千瓦时。与火电相比,年可节约标准煤13.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此外,南澳县还在后宅镇、深澳镇建设了10个扶贫光伏项目,光伏总装机容量441.6千瓦。
美丽海湾的建设实践
南澳岛的美丽海湾建设,以青澳湾为典范,坚持陆海统筹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陆域源头管控方面,南澳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有效减少了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南澳县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浮球,取代传统的聚苯乙烯白色泡沫浮球,解决了海洋“白色污染”问题。同时,建立破损环保养殖浮球回收置换机制,实现可持续利用。此外,南澳县还定期开展沙滩和海岸垃圾清理活动,实施海岸带整治、植被绿化等工程,持续提升海湾生态环境品质。
“零碳”模式与美丽海湾建设的协同效应
南澳岛的“零碳”模式与美丽海湾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南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5724亿元,比2018年增长8%;全年旅游接待人数780.8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16.5%;旅游综合收入25.2亿元,比2018年增长21.6%。
为了进一步激励游客参与低碳旅游,南澳县开发了“南澳零碳+”小程序,游客通过参与低碳出行、住宿等活动获取碳积分,可兑换景区门票和酒店优惠券。这种创新机制不仅促进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也为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南澳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游客反映海水存在污染问题,这表明海洋环境保护仍需持续加强。此外,随着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更大压力。
南澳岛的经验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实践,完全有可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零碳”模式和美丽海湾建设的双重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南澳岛必将成为更加宜居、宜游的生态海岛,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