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5G抗疫先锋与远程医疗创新者
中日友好医院:5G抗疫先锋与远程医疗创新者
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全国首批5G网络试点医院,率先完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5G室内数字化网络部署。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充分利用5G技术优势,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应用,为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5G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中日友好医院充分利用5G技术,搭建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平台。该平台能够连接全国5000多家医院,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超声检查等功能。通过这个平台,医院的专家团队可以实时指导基层医院的诊疗工作,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
在患者服务方面,医院利用5G技术开展云探视服务,解决了疫情期间家属无法探视的问题。同时,医院还开发了数字智能远程听诊系统,并将其直接部署到重症新冠病房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在5G+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针灸科远程超声针刀、呼吸科远程数字听诊、超声医学科联合远程超声会诊等技术,不仅优化了诊疗效率,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远程医疗创新实践
中日友好医院在远程医疗领域的创新实践走在行业前列。医院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协同网,连通6000余家医疗机构,其中市县级医院占多数,实现了省、市、县、乡、村、医养结合机构六级覆盖。目前,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专家工作委员会已注册36000余位医师,覆盖所有临床专科领域。
在技术应用方面,医院积极应用新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例如,应用5G开展远程术中会诊,把超声介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基层。同时,医院还领衔区块链技术医疗应用试点项目,指导基层建立全生命期居民医疗/健康档案和全业务链条数据智能授权管理体系,促进居民医疗数据在远程医疗协同网络中授权共享。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17个专科专病医联体,包括呼吸、疼痛、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肛肠、毛发、上颈椎、儿童生长发育、肝病、介入超声、口腔医学、国际医疗、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泌尿、病理、肾脏病、微无创诊疗等,成员单位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3100余家医疗机构。通过专科医联体,医院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基层医务人员,带动基层专科人才培养和专项技术下沉,推动基层医院开展专科体系规范化建设。
政策示范与技术创新
中日友好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论证,在互联网+医疗的执业准入、业务监管、5G卫生标准、远程医疗物价和医保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医院主持完成了法规司关于《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标准需求研究》、国家17部委联合发布的区块链应用试点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数据智能授权管理体系》项目。
作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的依托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不仅在医疗服务方面持续创新,更在政策研究和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的研究成果多次被接纳为国家相关行业政策,为推动我国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日友好医院在5G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更为全国医疗机构树立了标杆。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信中日友好医院将在智慧医疗领域持续领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