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窃取信息:信用卡套现新骗局揭秘
“境外机”窃取信息:信用卡套现新骗局揭秘
2018年,一起震惊全国的信用卡诈骗案在广东告破。警方一举捣毁了一个利用“境外机”进行银行卡磁条信息窃取的犯罪网络,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这起案件揭示了一种新型的信用卡诈骗手法,也暴露了当前金融安全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这种被称为“境外机”的设备,实际上是一种经过改装的POS机。它能够实现在国内刷卡却显示为境外交易的效果,从而规避银行的监管。更危险的是,这种设备还能窃取银行卡的磁条信息和密码,为后续的伪卡制作和盗刷提供了可能。
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一机多国提额神器”为幌子,层层发展代理商,秘密窃取大量银行卡信息。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在境外制作伪卡,并通过境外POS机进行消费和取现。整个犯罪链条涉及多个境内外城市,包括广东深圳、东莞、惠州,山东临沂,福建厦门、漳州,以及马来西亚、香港等地。
这种作案手法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隐蔽性强。犯罪分子通常会选择在银行下班后安全防范较薄弱的时间段安装ATM端口采集设备,或者通过改装POS机在商户处进行信息窃取。为了逃避打击,他们还会办理出国签证、港澳台签证、国际驾驶证等,方便在境外刷卡套现。
这种新型诈骗手法的危害性极大。一方面,它直接导致持卡人的资金损失;另一方面,它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甚至成为洗钱等其他犯罪活动的渠道。据统计,在已破获的案件中,单个犯罪团伙的涉案金额就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面对这种新型诈骗手法,银行和持卡人都需要提高警惕。银行方面应加强对异常交易的监控,特别是对使用“境外机”特征的信用卡要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建议持卡人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不要轻信所谓的“提额神器”:任何声称可以快速提升信用卡额度的产品都可能存在风险。
及时更换卡片和密码:如果曾经使用过类似设备,应立即更换卡片和支付密码。
开通账户余额变动提醒:一旦发现异常交易,及时向银行和警方报案。
使用芯片卡而非磁条卡: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更难被复制。
在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下使用信用卡:避免在不安全的Wi-Fi环境下进行交易。
不要随意绑定不安全的平台:谨慎管理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信用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行为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触犯多项法律。根据《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同时,根据最高法、最高检的相关解释,非法经营数额超过100万元,或造成金融机构20万元以上资金逾期未还,或经济损失达10万元以上,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 targets。在此提醒广大持卡人,切勿贪图小利而使用不明设备,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共同维护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