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网络空间攻防演练:四大新趋势与实战应对
2024网络空间攻防演练:四大新趋势与实战应对
2024年,一场被称为“史上最难攻防季”的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场持续时间最长的网络安全对抗战役,不仅考验着各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更折射出网络空间作战的最新趋势。
攻防演练呈现四大新趋势
供应链成为新的攻击焦点
与以往不同,攻击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供应链环节。据统计,2023年攻防演练期间暴露出近300个0day漏洞,其中90%以上为web漏洞,涉及VPN、远程工具、办公软件、OA系统、聊天工具等。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是被攻击的对象。
攻击渠道呈现多元化
攻击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络接口,而是将触角延伸至各种智能终端,如办公大厅自助机、摄像头、微信、小程序、APP等。在供应链攻击中,攻击方法更是花样百出,结合社工钓鱼玩出了新高度。
攻击工具趋向智能化
现在的攻击工具越来越智能化和一体化。一方面,各种特征流量都被加密,难以捕捉到攻击特征;另一方面,一体化的攻击工具可以实现一键快速打点,自动完成资产指纹收集、漏洞检测、利用以及权限获取等操作。
API接口成主要攻击目标
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API接口成为了主要的攻击目标。在攻防演练中,针对API的业务攻击层出不穷,如Swagger文件攻击、撞库、批量获取数据等。
防御策略的演变
面对日益复杂的攻击手段,防守方也在不断升级防御策略。以天融信为代表的网络安全厂商,主张建立纵深防御体系,通过精细化的安全运营来提升防护效果。
战线整理,缩小攻击面
防守单位需要进行六方面的排查:
- 敏感信息排查
- 攻击面收敛
- 攻击路径梳理
- 安全措施排查
- 外部接入网络梳理
- 隐蔽入口梳理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90%以上的攻击面。
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
需要建立健全供应链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 供应链管理策略
- 供应链完整性验证
- 供应商访问控制
- 定期安全测试
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针对社会工程学攻击,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防御:
- 定期安全培训
- 部署钓鱼邮件检测设备
- 终端侧安全防护
- 网络侧安全控制
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针对最难防御的0day漏洞,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 全方位防控
- 核心系统重点防御
- 部署安全设备
- 建设威胁情报体系
实战案例:国家地震数据备份中心的防御实践
在2022年国家级攻防演练中,国家地震数据备份中心作为关键靶标单位,成功构建了立体式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多维度覆盖:通过主机威胁检测与响应平台(OneEDR)、威胁感知平台(TDP)、安全情报网关(OneSIG)等产品,实现了从办公网到内网的全方位防护。
联动检测:OneEDR与TDP实现主机行为+流量行为的全流程覆盖,更精准发现威胁,并按策略下发隔离、封禁乃至查杀动作。
事件聚合:通过专利技术实现事件聚合,图形化展现攻击全链路,大幅简化了溯源取证流程。
在实际对抗中,该中心成功抵御了多次攻击,包括Telnet爆破登录、APT组织“海莲花”的入侵等,最终确保了关键靶标的稳定运行。
国际视角:美西方国家的网络演习动态
2024年,美西方国家持续加大网络演习力度,通过“网络旗帜”、“锁定盾牌”等系列演习提升联合作战能力。这些演习呈现出以下特点:
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如“网络旗帜24-1”演习吸引了18个北约盟国和合作伙伴国参与,“锁定盾牌”演习更是有40个国家的3500人参与。
内容设置更加丰富:演习不仅包括防御性训练,还首次将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纳入其中。
实战程度不断提高:演习设置了高度仿真的攻击场景,如勒索软件攻击、国家支持的网络入侵等,旨在提升应对复杂网络威胁的能力。
网络空间攻防演练已成为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高度仿真的攻击场景模拟,不仅能精准识别并及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还能有效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响应能力,进而全面优化网络安全的协调指挥机制,为抵御日益严峻且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