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突破:新型人工晶状体助力攻克后发性白内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突破:新型人工晶状体助力攻克后发性白内障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8955485_401085
2.
https://www.sohu.com/a/585598315_401085
3.
http://www.xinhuanet.com/finance/20240812/bff6bb8fbf5a4f18a7e986c2b290da86/c.html
4.
https://www.gzzoc.com/node/7487
5.
http://www.nanomxenes.com/bonewse.php?id=2125
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930271/
7.
https://www.gzzoc.com/node/4414
8.
http://www.nanoer.net/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3&id=3590
9.
https://m.ibuychem.com/expert/article/2551079
10.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11/detail-incihspv5069799.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依靠YAG激光切开术,但存在诸多局限。近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团队在PCO防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两种新型人工晶状体,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方案。

01

纳米多孔金修饰的光热人工晶状体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纳米多孔金圆环集成到人工晶状体上,开发出一种光热人工晶状体。这种晶状体在808 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能够产生局部热效应,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抑制PCO的发生和发展。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 精准性:通过近红外光精确控制作用区域,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2. 长效性:一次治疗即可实现长期预防效果。
  3. 安全性:利用物理方法而非药物,减少副作用风险。
02

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修饰的人工晶状体

另一种创新方案是在人工晶状体表面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类液”涂层。这种涂层具有极低的表面自由能,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细菌和蛋白质的粘附,同时保持与后囊膜的良好贴附性。

与传统人工晶状体相比,这种新型晶状体具有以下特点:

  1. 防污染特性:显著降低生物分子粘附,减少PCO发生。
  2. 良好贴附性:与后囊膜紧密贴合,维持光学通路清晰。
  3. 生物相容性: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0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与传统的YAG激光治疗相比,这两种新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 预防为主:在白内障手术时同步进行处理,从源头防止PCO发生,而非术后治疗。
  • 减少并发症:避免了激光治疗可能带来的视网膜损伤等风险。
  • 持久效果: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持续发挥作用,效果更持久。
04

展望

这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上,包括《Small》和《Applied Materials Today》,显示了其重要的科研价值。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有望显著改善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这些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眼科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为全球白内障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推广,这些新技术有望成为白内障手术后的标准预防措施,为更多患者带来清晰的视觉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