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炯明:曾统治广东却被黄埔军校两次东征,他手里究竟有多少兵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炯明:曾统治广东却被黄埔军校两次东征,他手里究竟有多少兵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3320852_121144293

陈炯明,这位从广东海丰走出的儒商子弟,曾统治广东,却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黄埔军校两次东征所击败。他的人生轨迹,见证了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的风云变幻。

陈炯明,字竞存,1878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出身于一个儒商兼备的家庭。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陈炯明自幼便养成了自求上进的儒学品质。

清末,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摇摇欲坠,陈炯明的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他依然通过科举考取了秀才。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他进入海丰师范学堂,又考入广东政法学校,在这所培养法政人才的学校里,陈炯明接触到了同盟会的先进思想。

在成功毕业之后,他登上政坛,并成为了广东省谘议局议员。加入同盟会后,他逐渐发现依靠君主立宪来实现救国是不可能的。武昌起义后,广东积极响应,陈炯明率领的军队从最初的100多人扩张到8000人,并成功攻下惠州,但这些军队大多是未经系统训练的普通民众。

惠州起义成功后,陈炯明对军队进行扩充,名为循军,这也是粤军的起源。由于广东形势复杂,拥有军队的陈炯明成为了胡汉民极力争取的人,最终成为广东的副总督。在胡汉民调往武汉后,陈炯明成为代总督,开始了他对广东的统治。

对于广东的统治,陈炯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工商业,提高经济水平。但由于庞大的军队支出,他不得不做出裁军的决定。到1942年底,军队已被裁减9万余人,仅剩五万余人。虽然这减少了军费支出并巩固了他的统治,但过于粗暴的裁军方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广东革命政权的形象。

1913年,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时,陈炯明虽与孙中山有矛盾,但仍参与革命,率领广东独立。但在北伐中迅速落败,失去了广东的统治,随后逃亡海外。

失去广东后,陈炯明并未与孙中山站队,反而成立了组织与其对抗。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陈炯明带军一万余人在淡水誓师讨袁,但广东却被桂系军阀陆荣廷占据。在此期间,滇系军阀和桂系军阀发生内讧,孙中山要求陈炯明夺回广东,但陈炯明未听从,错失良机。

1920年,陈炯明回广东驱逐桂系军阀,成功夺取广东政权后整编军队,约有三万余人。然而,他与孙中山的政见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6.16兵变,孙中山仓皇逃离,第一次北伐失败。

6.18兵变后,陈炯明开始了他对广东新政府的规划。但他的统治并未持续多久,1922年年底,孙中山开始对汕头发起进攻,同时滇军、桂军也对陈炯明展开讨伐。陈炯明军队节节败退,退守惠州时仍剩2万余人,对广东国民政府构成威胁。

在俄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孙中山决定先平定陈炯明再进行北伐。1925年,在黄埔师生的两次东征下,陈炯明军队最终被国民党剿灭,陈炯明逃往香港。1933年,他在香港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