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夏季警惕: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夏季警惕: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F%92%E8%98%91%E8%8F%87/64867
2.
https://m.dxy.com/disease/27120/detail
3.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852032/%E9%81%8A%E6%97%A5%E6%B3%A8%E6%84%8F%EF%BD%9C%E6%9D%B1%E4%BA%AC%E9%83%BD%E5%A4%9A%E8%99%95%E7%8F%BE%E6%AF%92%E8%8F%87%E3%80%8C%E7%81%AB%E7%84%B0%E8%8C%B8%E3%80%8D%E3%80%80%E8%A7%B8%E7%A2%B0%E5%88%BA%E6%BF%80%E7%9A%AE%E8%86%9A%E6%BD%B0%E7%88%9B%E3%80%80%E8%AA%A4%E9%A3%9F%E5%8F%AF%E8%87%B4%E5%91%BD%E3%80%90%E9%99%84%E4%B8%AD%E6%AF%92%E5%BE%8C%E8%99%95%E7%90%86%E6%96%B9%E6%B3%95%E3%80%91
4.
http://www.jiangyong.gov.cn/jysbyzx/0300/202006/df7dcde9ff3b4bd9b93eb4944bee4955.shtml
5.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injuries-and-poisoning/poisoning/mushroom-toadstool-poisoning
6.
http://www.zs.gov.cn/zszjj/gkmlpt/content/2/2401/post_2401443.html
7.
http://www.jxjaxzf.gov.cn/jaxrmzf/ggfwd/202404/7b3d7a0f29884002b57457c248ae6d25.shtml
8.
http://www.ale.gov.cn/xwzx/bmdt/content_102150
9.
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awzxhdx/202104/t20210420_16472913.html
10.
http://www.aksrmyy.cn/news_100/1997.html
11.
http://www.zs.gov.cn/zszjj/gkmlpt/content/1/1075/post_1075174.html
12.
http://xxgk.jccq.gov.cn/qzf/cqwtj/fdzdgknr/gzdt/202308/t20230830_1845914.shtml

随着春夏季的到来,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各地因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期,日本东京都多地公园发现剧毒的“火焰茸”,这种蘑菇只需3克就足以致命。在我国,每年因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据湖南省疾控中心统计,仅2024年6月以来,就发生了33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导致100余人中毒,6人死亡。

毒蘑菇中毒为何如此严重?这主要与毒蘑菇的种类和毒素有关。据统计,我国已知的毒蘑菇种类达435种,其中含鹅膏毒素的剧毒种类和亚稀褶红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以灰花纹鹅膏菌为例,其所含毒素对人体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0.1毫克,也就是说,一朵蘑菇所含毒素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多样且复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胃肠炎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病程较短,一般2-3天,死亡率低。

  2. 神经精神型:出现精神兴奋、抑制、错乱等症状,部分伴有消化道症状,病程1-2天,病死率低。

  3. 溶血型:初期为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致心律不齐、抽搐甚至昏迷。

  4. 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脏器损害期。

  5. 日光皮炎型:暴露部位皮肤肿胀,指甲剧痛、出血,嘴唇肿胀外翻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毒蘑菇的毒素具有潜伏期,可能在食用后数小时甚至数天才出现症状,这往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例如,误食含鹅膏毒素的蘑菇后,通常有6-12小时的潜伏期,随后出现胃肠道症状,看似好转后又可能进入内脏损害期,导致肝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致死。

面对如此严重的中毒风险,如何预防成为关键。然而,识别毒蘑菇并非易事。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如“颜色鲜艳的有毒”、“生蛆的蘑菇没毒”等,其实都是误区。事实上,许多剧毒蘑菇如致命鹅膏、亚稀褶红菇等颜色并不鲜艳,而一些可食用的蘑菇也可能有鲜艳的外观。

专家指出,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仅凭外观准确区分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例如,稀褶红菇与亚稀褶红菇形态极其相似,但前者可食,后者剧毒。同样的例子还有草鸡枞鹅膏与灰花纹鹅膏、黑木耳与叶状耳盘菌等。

因此,最安全的预防措施就是不随意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尤其是不熟悉的品种。如果一定要食用野生蘑菇,建议选择经常采食且确认安全的种类,如松乳菇(枞菌或寒菌)。同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或民间流传的识别方法,更不要尝试所谓的“土办法”来解毒。

如果不慎误食毒蘑菇,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尽快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但若患者已昏迷,切勿灌水,以免引发窒息。

  2. 立即就医,不要等待症状出现。在等待医疗救助时,可适量饮用糖盐水以防脱水。

  3. 保留未食用的蘑菇样本,以便医生鉴定和针对性救治。

  4. 如有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前往医院,有助于医生辨识种类,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面对毒蘑菇的威胁,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远离野生蘑菇,不要轻易尝试。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要珍惜生命,切莫因一时贪食而酿成大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