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chill!泉州的街巷承包你的松弛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chill!泉州的街巷承包你的松弛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5270975_121124406

泉州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其星罗棋布的古街小巷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从以动物命名的巷子到蕴含植物意象的街道,再到反映民生百态的里弄,每一条街巷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秋高气爽之际,不妨来一场泉州街巷的深度游,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松弛与闲适。


签约摄影师 欧阳良鹏

动物巷:历史与人文的交融

金鱼巷

金鱼巷不仅保留着近百年前的人民电影院宣传栏旧址,还藏着五座历史名人宅邸:54号种福居、68号丁炜故居、84、86号吴桂生故居、26号李功藏故居以及144号傅维早故居。巷子里的老牌美食如东来菜头酸、海丝金凤元宵圆、鸡腿怣等依旧受人欢迎,石板、栏杆上雕刻的金鱼图案更添几分灵动。

青龙巷

青龙巷有“金青龙,银聚宝”之说,曾是富商聚集之地。巷中保存着不少清代闽南传统院落式民居和东西合璧的洋楼,如李妙森故居、黄雪珍民居、林廉平民居。这里距离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很近,是City Walk爱好者的打卡地,没有热门景点的人潮涌动,只有泉州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象峰巷

象峰巷据称是古代古城最高之处,如象背之峰,故以此为名。巷口正对开元寺,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巷口的芥子书屋收藏着各种与泉州历史地理相关的旧书、新书,还有老磁带、老物件和本土文创产品。铁炉庙、朝旭楼、许家园林等人文景观也值得一探。

植物巷: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花巷

花巷如今依旧装饰着泉州人的生活,紫色的绣球花、红色的秋海棠、粉色的矮牵牛……连地面排水沟都雕刻成花的镂空形状。巷内洋楼、百年历史的照相馆、华侨献出家宅成立的女子学校,还有粉红色的泉州天主教堂,历史以建筑的形式呈现于巷中,值得慢慢品味。

古榕巷

古榕巷名人宅第与历史遗址遍布,如明代著名富商李五、清代举人黄朝阳文魁宅、清代嘉庆年间进士许邦光,以及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遗址。巷内有一处街心小公园,红砖与石头堆砌的闽南老围墙古朴有味,石板搭配鹅卵石的环形步道串联起整个园区,绿意盎然。

在龚宅西侧的路口转角处,还有一尊端坐莲花台的观音石雕像,值得寻找。

桂坛巷

虽然桂花香不再,但笔墨纸香仍存,两所省级示范学校泉州五中和晋光小学都在其中。巷子里三角梅开得美丽,玫红色的花瀑布从居民楼上倾泻而下,泉州的很多惊喜,都在这些巷子里。

民生巷:市井气息与历史细节

帽巷

帽巷南接奎章巷,北抵西街,全长约130米。清代在帽巷内设有磨坊,因“磨”与“帽”谐音,于是就称为“帽巷”。作为既狭且短的支巷,帽巷却不乏亮点。巷中有远近闻名的听桐别墅,别墅面南背北,为两层的砖木石混合结构,楼前修建一个风水池,还有点缀和防火之用。

米粉巷

米粉巷在中山中路110号南侧,不足百米,只有三四户人家,门牌均为中山中路。这条听起来好吃的巷子,已说不清来历。米粉巷口的中山中路104号上,依稀可见“泉州德泉眼镜”的字样。

打锡街

因清末锡产业的兴盛,匠人们的云集,一跃成为坊间有名的专业“打锡巷”。20世纪90年代,小巷再次拓改,打锡巷更名打锡街。时过境迁,打锡街已不再有打锡之声。现今,打锡街日夜涌动的车流人潮,鳞次栉比的时装店、精品店,无不体现了这座城市现代生活的新潮和前卫。

五字巷:独特命名背后的故事

阿弥陀佛巷

在北门街文胜巷南侧,巷内只有几户人家,每一扇门便是一户人家。巷内原有一座静修庵,供奉阿弥陀佛,因此得名。巷内还曾有从附近世家古厝迁移过来的一座印度风格的石狮,今已不存。

八舍后尾巷

因有吴、杨、蔡、陈、丁、纪、苏、徐等八个官宦人家居住此而得名,“后尾”二字则有八户官宦人家后花园的意思。这里有升平奏国乐研究会、泉州市搬运公司工人俱乐部、富美国术馆、竹器店、妆糕人手艺店、说书茶馆等。26号是一栋保存尚好的洋楼,有着伊斯兰风格的楼顶山花上,是“金光接天”四字,二楼则为“静观潮流”四字。

父子花芳巷

在会通巷25号南侧,是一条略显窄小的支巷,以前甚至没被列入《泉州市地名录》,但在民国时期的地契中有明确标示,如今已设置了路牌。短短的小巷,已无父子花芳巷的门牌,走进后是会通巷的门牌,但父子花芳巷的故事,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即使泛黄,也承载着岁月光影。

泉州的街巷藏着许多的细节,传承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连接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日常。相信你一定能遇上一次奇妙的际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