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心:从本自具足到身心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心:从本自具足到身心健康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60580
2.
https://www.sohu.com/a/355454332_174721
3.
http://wjw.sm.gov.cn/jktd/zyys/202208/t20220822_1820290.htm
4.
http://wjw.sm.gov.cn/jktd/zyys/201907/t20190716_1316307.htm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3324939.html
6.
https://www.hlj.gov.cn/hljapp/c116063/202407/c00_31754425.shtml
7.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00904140
8.
http://www.zyyfy.com/zyyy_index/article_10992_1.shtml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黄帝内经》

这句话道出了“心”在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医看来,心不仅是血液循环的中心,更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高发,如何通过中医养心来维护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01

中医眼中的“心”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这表明,心不仅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还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反映在人的面色上,同时影响着血脉的充盈程度。

02

养心的具体方法

情志调摄:保持平和心态

中医强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心脏健康。例如,《灵枢·本神》中提到:“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过度的喜悦会导致心气涣散,心神受伤。现代医学也证实,情绪激动时,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会升高,可能导致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养心的重要法则。可以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来调摄心神。例如,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静坐,专注于呼吸,观察念头的起伏而不被其带走,逐渐培养内心的宁静。

饮食调理:合理膳食是基础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心脏保健至关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过多的盐分摄入会抑制心气,现代医学也证实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

此外,应少食肥甘厚腻之品,多食谷蔬水果。例如,玉米、小米、萝卜、黄瓜、冬瓜、芹菜、韭菜、木耳、黄花菜等蔬菜,以及苹果、梨、核桃、山楂等水果,都是养心护心的佳品。现代研究也表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内脏、蛋黄等应适量食用,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类、瘦肉、豆制品则有益心脏健康。

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中医认为“流水不腐”,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保持经络通畅。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方式,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摄心神。例如,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柔和缓慢的动作,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现代医学也证实,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但运动量要因人而异,不可过度劳累,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量力而行。

03

现代医学的印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中医养心方法的科学性。例如,午睡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已得到广泛认可。研究显示,规律的午睡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此外,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也得到了临床验证。

04

结语

中医养心的理念,不仅是一种养生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导我们关注内在的平衡与和谐,通过调摄情志、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审视和实践中医养心之道,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收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