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脱皮,需注意这几种疾病!
儿童手脱皮,需注意这几种疾病!
近期,门诊上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手脱皮的原因。儿童手脱皮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手脱皮的各种可能原因、相关疾病以及应对方法。
生理现象
手脱皮一般是手指的外层皮肤脱落,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具备特殊的意义。春天、秋天,这两个季节手脱皮的孩子相对多一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春天万物生长换新装,秋天则凋零,这两个季节也相对会偏干燥一些,所以手脱皮的孩子也多。
皮肤科常见疾病
- 汗疱疹
多出现在夏季,因手出汗较多而出现汗疱性脱皮。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不同时期症状有所不同。
- 初期:症状以深在性的小水泡为主,分散或成群发生在手掌和手指侧面及指间;也可见于足跖,有时见于末节指背部,往往对称分布,并伴有瘙痒。
- 中期:脱皮、瘙痒、红疹在汗疱疹初期的基础上,出现脱皮和红疹,并伴有瘙痒。如果挠抓,会出现渗液或结痂。
- 后期:剧烈瘙痒,糜烂汗疱疹的后期水疱会破裂,流出渗液,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癣、湿疹等并发症。严重时整个手掌呈弥漫性脱屑,或继发感染而出现手部肿胀、疼痛。
应对方法:保持手部的清洁干燥,尽量不使用碱性洗手液或者香皂。
- 手癣
手癣一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先出现一只手的脱皮现象,随后慢慢变成两只手都出现,手掌局部有边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燥破裂,甚至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破裂、脱屑,也可见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也可瘙痒不明显。
癣具有一定传染性,会传染至身体其他部位。怀疑手癣时需完善真菌检查。
应对方法:一旦确诊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规范、彻底地用药,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用品如脸盆、毛巾、手帕等要做到专人专用,以免传染其他人。
- 接触性脱皮
与孩子玩具表面化学物质较多有关,化学物质会对皮肤产生刺激,这也是引起手脱皮的较普遍因素。央视就曾曝光,多名孩子因玩“史莱姆”水晶泥造成手部脱皮。
这类脱皮都有明显接触史,规避接触后手脱皮好转。
应对方法:尽量不购买异味比较大的玩具;新买的玩具尽量用热水烫洗晾晒后使用。
- 干燥性脱皮
多见于秋季,与水分丢失、皮肤干燥有关,只限于较表浅的皮肤脱落而没有红疹、瘙痒等表现。
应对方法:多喝水,保持皮肤湿润,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其他疾病
川崎病(KD):发热超过5天,并伴有杨梅舌、口唇红、肛周或肢端脱皮、双眼球结膜充血等典型表现。
手足口病:有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后1
8周有23.4%30.4%患儿会出现脱皮。维生素A缺乏症:缺乏维生素A只是引起孩子手部脱皮的原因之一,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对皮肤的表层有保护作用,如果缺乏的话,就会引起皮肤干燥和脱皮等现象。多见于有挑食习惯患儿。
上述疾病也可以引起儿童脱皮,需到相应的科室进行对因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手部脱皮会给患儿带来瘙痒、疼痛等不适感,对因治疗外,日常的护理也不能忽视。
- 孩子的手要保持干净,尽量少用刺激性比较大的洗手液或者香皂,我们在接触孩子前也要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 每天洗手后涂抹护手霜,也可以用维生素E擦在手上;
- 告诉孩子不撕扯脱皮处,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出现出血、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