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xcel统计函数大揭秘:SUM、SUMIF和SUMIFS的使用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xcel统计函数大揭秘:SUM、SUMIF和SUMIFS的使用技巧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465442
2.
https://blog.csdn.net/fy980654797/article/details/127245932
3.
https://blog.csdn.net/qq_33650655/article/details/142729894
4.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office/%E6%96%B0%E5%A2%9E%E5%8A%9F%E8%83%BD-%E9%92%88%E5%AF%B9-excel-%E5%87%BD%E6%95%B0%E7%9A%84%E6%9B%B4%E6%94%B9-355d08c8-8358-4ecb-b6eb-e2e443e98aac
5.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office/sumifs-%E5%87%BD%E6%95%B0-c9e748f5-7ea7-455d-9406-611cebce642b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1/06/36564425_1141684311.shtml
7.
https://www.excelhome.net/5623.html
8.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hk/office/windows-%E7%89%88-excel-2021-%E7%9A%84%E6%96%B0%E5%A2%9E%E5%8A%9F%E8%83%BD-f953fe71-8f85-4423-bef9-8a195c7a1100
9.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office/sumif-%E5%87%BD%E6%95%B0-169b8c99-c05c-4483-a712-1697a653039b
10.
https://docs.pingcode.com/baike/4788541
11.
https://www.feishu.cn/content/excel-sumifs-function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1/11/71551544_1008210196.shtml

在日常工作中,Excel是我们处理数据、分析信息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财务报表、销售数据还是学生成绩,Excel都能帮助我们快速完成统计和分析工作。而在Excel中,统计函数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帮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三个常用的统计函数:SUM、SUMIF和SUMIFS。

01

SUM函数:基本求和

SUM函数是最基础的求和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值的总和。其语法结构非常简单:

=SUM(数值1, 数值2, ...)

或者

=SUM(单元格范围)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列学生成绩数据:

姓名
语文成绩
数学成绩
英语成绩
小明
80
90
70
小红
75
85
80
小刚
90
80
95
小丽
85
95
85
小强
70
80
75

要计算所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总和,我们可以在一个空白单元格中输入:

=SUM(B2:B6)

02

SUMIF函数:条件求和

SUMIF函数允许我们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值进行求和。其语法结构为:

=SUMIF(条件范围, 条件, [求和范围])

其中,条件范围是用于判断条件的单元格区域,条件是我们设定的筛选标准,求和范围是实际需要求和的数值区域。如果省略求和范围,函数将直接对条件范围内的数值进行求和。

单条件求和

例如,我们有一个员工工资表:

姓名
部门
工资
张三
销售部
5500
李四
技术部
6000
王五
销售部
5000
赵六
市场部
4500
孙七
销售部
5200

要计算销售部员工的工资总和,我们可以在一个空白单元格中输入:

=SUMIF(B2:B6, "销售部", C2:C6)

多条件求和

SUMIF函数也可以实现多条件求和,但需要借助数组公式。例如,要计算销售部中工资高于5000的员工工资总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SUM((B2:B6="销售部")*(C2:C6>5000)*C2:C6)

注意:这是一个数组公式,需要按Ctrl+Shift+Enter键输入。

模糊匹配求和

SUMIF函数还支持模糊匹配。例如,要计算所有姓“张”的员工工资总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SUMIF(A2:A6, "张*", C2:C6)

03

SUMIFS函数:多条件求和

当需要根据多个条件进行求和时,SUMIFS函数就派上用场了。其语法结构为:

=SUMIFS(求和范围, 条件范围1, 条件1, [条件范围2, 条件2], ...)

与SUMIF不同的是,SUMIFS将求和范围放在第一个参数位置,并且可以设置多个条件范围和条件值。

例如,我们有一个产品销售表:

产品名称
销售人员
销售地区
销售额
产品A
东部地区
8000
产品B
中部地区
7000
产品A
西部地区
6000
产品B
东部地区
9000
产品A
中部地区
8500

要计算销售人员甲在东部地区的销售额总和,我们可以在一个空白单元格中输入:

=SUMIFS(D2:D6, B2:B6, "甲", C2:C6, "东部地区")

04

实战案例

销售数据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份销售数据表,包含产品名称、销售人员、销售地区和销售额等信息。我们需要统计每个销售人员在各地区的销售总额。

产品名称
销售人员
销售地区
销售额
产品A
东部地区
8000
产品B
中部地区
7000
产品A
西部地区
6000
产品B
东部地区
9000
产品A
中部地区
8500

我们可以使用SUMIFS函数来实现这个需求:

=SUMIFS(D2:D6, B2:B6, "甲", C2:C6, "东部地区")

学生成绩统计

假设我们有一份学生成绩表,包含学生姓名、班级、各科成绩等信息。我们需要统计每个班级的总分和平均分。

姓名
班级
语文成绩
数学成绩
英语成绩
小明
一班
80
90
70
小红
二班
75
85
80
小刚
一班
90
80
95
小丽
二班
85
95
85
小强
一班
70
80
75

我们可以使用SUMIF函数来统计每个班级的总分:

=SUMIF(B2:B6, "一班", C2:C6) + SUMIF(B2:B6, "一班", D2:D6) + SUMIF(B2:B6, "一班", E2:E6)

然后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

=AVERAGE(C2:E6)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SUM、SUMIF和SUMIFS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强大功能。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完成数据统计工作,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分析数据,发现隐藏的信息。

在使用这些函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条件范围和求和范围的大小一致。
  2. 在使用模糊匹配时,注意通配符的使用规则。
  3. 多条件求和时,确保所有条件逻辑正确。
  4. 使用数组公式时,记得按Ctrl+Shift+Enter键输入。

掌握这些函数的使用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函数。在实际工作中,不妨多尝试使用这些函数,相信它们会成为你数据处理的好帮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