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社区黑科技:广场舞不再扰民!
桃源社区黑科技:广场舞不再扰民!
近日,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桃源社区引入了一项“黑科技”,成功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广场舞噪声问题。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也为全国范围内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场舞噪声:城市治理的“老大难”
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公园、广场、小区空地遍地开花。然而,随之而来的噪声扰民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59.9%,高居各环境污染要素之首。
在泉州晚报的报道中,记者走访发现,多个公园、小区存在广场舞噪声扰民现象。例如,泉州中心市区刺桐公园内外竟有6处地方同时在跳广场舞,音响音量高达65-70分贝,远远超过规定的55分贝标准。家住体育场对面的李先生表示:“家里老人心脏不好,有时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得心烦气躁,呼吸困难。”
“定向音响”:科技助力破解难题
面对这一难题,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桃源社区率先引入了定向音响技术,为解决广场舞噪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定向音响技术的核心是“超声波束成形”技术。它通过控制声波的传播方向和强度,将声音聚焦在特定的区域内,从而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具体来说,这种技术利用了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人耳无法听到)的特性,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将声波聚焦在特定位置,实现声音的定向传播。
实施效果: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桃源社区的这一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自定向音响系统安装以来,广场舞活动的噪声投诉率大幅下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社区居民张阿姨表示:“以前晚上在家总能听到广场舞的音乐声,现在好了很多,声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不影响跳舞的人,也不打扰我们休息。”
这一解决方案也得到了广场舞爱好者的认可。一位经常在社区广场跳舞的李阿姨说:“一开始还担心声音太小听不清楚,结果发现这种音响效果很好,我们跳舞的人能清晰听到音乐,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创新意义:科技改善生活的新典范
桃源社区的这一创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首先,它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平衡了健身需求和安静诉求之间的关系。其次,这一方案符合《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体现了依法治理的理念。最后,它展示了科技创新在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的巨大潜力。
目前,这一创新技术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试点应用,并得到了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来有望在更多社区普及,为更多居民带来福音。
桃源社区的这一创新实践表明,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社会难题,实现多方共赢。这不仅是城市治理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科技改善生活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