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浪漫应许之地:10座建筑,见证爱与承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浪漫应许之地:10座建筑,见证爱与承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40219014015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独特的建筑空间,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美学价值,成为了举办婚礼的理想场所。从南非的葡萄园教堂到日本的水之教堂,从美国的玻璃教堂到泰国的传统婚礼空间,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无数爱情的承诺,更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诠释了爱与美的永恒主题。

Bosjes Chapel


©Adam Letch

这座教堂位于南非的一个葡萄园内。其极具雕塑感的建筑形式模仿了周围山脉的轮廓,同时致敬了西开普省农村中的荷兰式历史建筑山墙。大面积的玻璃立面中央装饰着十字架。自支撑的屋顶曲线外壳由混凝土浇铸,具有戏剧性的起伏,每一处低点都落到地面上。教堂如同一个开放的怀抱,邀请着人们进入,也仿佛是周边山谷和山脉的延伸。

建筑平面呈现简单的矩形,内部是一个宽敞而开放的集会空间。高度抛光的水磨石地板在内部反射着光线。随着一天中光线的变化,起伏的白色天花板投射出深浅不一的阴影,在空间中舞动。这些朴素的材料作为框景的框,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外部葡萄园和远处令人震撼的山脉景观。

丝带教堂


©Koji Fujii / Nacasa & Partners Inc

这处教堂正如它的名字“丝带”一般,以一种异常飘逸与婀娜的姿态,坐落于面朝海湾的绿色丛林之间。整个教堂的造型相当纯粹,令人印象深刻的双螺旋外观所构成的靓丽姿态,汇聚了仪式的功能与支撑的结构,进而使象征性与开放性共鸣回响在厅堂之间。两座楼梯最终在15.4米高的顶部汇合,形成一个平台,就像是两个生命经历各不相同的人相遇,携手,共进。教堂底部的空间是一个能越过树木,看到大海的80人席位婚礼堂。

建筑的使用与结构在这里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相互缠绕的螺旋框架中,不同方向和高度部位都设置了连梁,使之形成整体的支撑结构。由于外侧的螺旋框架已经使建筑具备了足够的水平抵抗构件,架设于地面及螺旋框架上的竖向支撑被极大地解放。纤细的钢柱使得教堂的主要空间通透无比。内与外的连续,在螺旋的过滤之中,变得生机勃勃且赏心悦目。

鸡鸣岛婚礼堂


摄影:孙祥洲

婚礼堂的三角构形源于胶东半岛沿海地带一种极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海草民居。其通常就地取材,以原石为墙、海草为顶,屋脊高高翘起,形成三角形的高脊大陡坡形态。

婚礼堂坐东朝西,面海而居。设计以“山海盟”为理念,在方圆不足8米的场地内营造出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空间。朝海的正三角立面犹如坚定稳固的山形,形成天然的取景框,菱形向正三角形的折叠渐变强化了内部空间对身体的包裹,菱形对角线形成的十字光影映射在婚礼堂内部。在这里,面朝无垠广阔的海平面,可感受悬崖之下浪花撞击礁石的声音。

建筑主体平面为西大东小的等腰三角形,东端楼梯空间尺度紧凑,以身体为尺度,可供二人携手步入。登上婚礼堂观景平台,眼前豁然开朗,远山、大海、涛声及恋人间的呢喃细语在此汇集。

囍堂:镬耳屋婚礼堂


摄影:微风建筑摄影

囍堂独特的流线造型提取自岭南传统建筑中典型的镬耳屋。设计师将镬耳墙抽象化,应用于建筑东西两侧的立面,并采用负片的形式,将本应是镬形墙体的位置“打开”,连通了室外景观与室内空间。

设计师希望为囍堂赋予更灵活的空间属性,让它成为欢聚与分享的空间,因而打造了一座完全开放的建筑。光线透过南侧的U型玻璃幕墙进入礼堂,屋面呈现漂浮的视觉效果。两面“镬耳墙”之间,由一片双曲面的弧形屋面连接,屋面由南向北倾斜,呈现优雅的垂坠感。

帷幕般的流线屋面赋予建筑拥抱式的姿态,让更多的空气和光线流入建筑内部,也将山脉、森林、河流都揽入怀中,以亲和之态,为富有灵性的自然带来浪漫的一笔。

旅人小教堂


1951年的旅人小教堂 图源:wayfarerschapel.org

赖特的长子劳埃德·赖特(Lloyd Wright)于1949到1951年完成了这一件特别的作品,它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由周围壮丽自然景观所定义出的神圣空间。该教堂又名“玻璃教堂”,采用了高耸的三角形设计和透明的玻璃屋顶,让自然光充满室内空间,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氛围。由于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文化意义,它被认为是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最重要的范例之一。

石之教堂


©Mikael Olsson | HK productions

由美籍建筑师Kendrick Bangs Kellogg所设计的石之教堂,于1988年完工,是为纪念思想家内村鉴三而建造。其颠覆传统教堂的设计,就如同内村鉴三所提倡的“无教会思想”——衷于内心的信仰而抛开外在形式的束缚。建筑内部,石头、混凝土、植被和自然光并存,使之如同一个古老神秘的精神空间。

水之教堂


图源:architecture-history.org

这座面积约520平方米的小教堂位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教堂临水而筑,由两部分搭接的方块体形组成,大体块边长15米,高3米,小体块边长为10米,用作教堂的入口和前室,前室的顶上设置有一个玻璃阁楼。

北海道二世古柏悦婚礼教堂


摄影:堀内广治/新写真工房

柏悦酒店婚礼堂位于宴会厅区域的一角,远离酒店客房,与隔着中庭相望的L形宴会厅通过外部回廊相连。由宴会厅一侧眺望教堂,中庭碧水如镜,婚礼堂大屋顶倒映在水面上,状若漂浮。

屋顶长20米并向外悬挑,两端由钢筋混凝土墙支撑,结合连接屋顶的粗钢杆营造出连续大空间,有效模糊了室内外区域的界限。自然光线通过两个坡屋顶之间留有的采光缝隙以及山墙上部的彩色玻璃进入室内,并且随着气候、季节和时间变化。

远处的原生白桦林、中庭水池以及婚礼堂建筑,为户外婚礼营造出融入自然的独特氛围。除了婚礼,建筑结构也可应对宴会、研讨会、音乐会等各种场景,可通过隔扇实现空间定制。

Aube婚礼空间


©Beer Singnoi / Ketsiree Wongwan

汗玛克(Khan Maak)是泰国婚礼独特的仪式,传统上是在新娘家外面结队巡游,新郎及其一行人必须经过“金门”或“银门”(新娘一方设置的线障)才能见到新娘。Aube婚礼空间中最大胆的设计元素,是从建筑西部边缘延伸至订婚室的汗玛克走道,它为迎亲队伍设计了专属的空间,同时保留了传统的户外场地。

婚礼空间名为“Aube”,意思为“拥抱”。拱门和弧形墙的主题在整个项目中重复出现。拱门被解构成半拱形的模块元素,并在不同的轴线上旋转后加以改进,清晰地赋予了建筑一种现代的形象,使其易于解读。

两个主要的内部空间是主(婚礼)厅和订婚厅。主厅可容纳290人,独立坐落在一个具有U形回廊的庭院中。订婚大厅可容纳150人,通过“扔花束”庭院与主大厅隔开。

藏马山月空礼堂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苏圣亮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既尊重过去又能面向未来,既具有宗教体验又面向世俗感触的空间容器。数百个乡野传统教堂的空间及立面形象的抽取,共同勾勒出了一个由系列切片组成的体量轮廓。

月空,拆解自“腔”,既是对建筑寄托静谧神圣的美好意向,也是对内部柔和曲线的隐喻。礼堂的室内空间是一个柔软的、流动的腔体,与几何化的外部轮廓形成了有趣的疏离。这形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洞穴一般的空间形式,二是光线丰富的环境氛围。

建筑在纵轴方向被以统一的间距切片,断面之间则是光的入口。光线透过白色切片之间的缝隙,在其间往复反射后均匀且柔和地洒入室内。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这些缝隙及其界面对光线产生了千变万化的影响,形成了直接和间接光斑叠加的不定形的柔和光晕,赋予了“洞穴”空间以光的神性与仪式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