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打造绿色之城的探索与实践
济南:打造绿色之城的探索与实践
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济南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科学规划、产业转型和全民参与,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一座绿色之城。
政策引领:擘画绿色蓝图
2024年,山东省政府印发《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打造绿色生态大走廊。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济南都市圈以黄河为纽带,构建功能多元、有机融合、协调联动的沿黄发展轴,力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引领、作出示范。
在这一宏伟蓝图的指引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编制完善“1+5”绿色城市专项规划体系,即1个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纲要和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海绵城市5个专题研究,涵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绿色建筑:打造低碳空间
起步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在建约1090万平方米,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多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如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B-2地块1#-6#楼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证,起步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人才公寓(A-3)等项目获得设计阶段超低能耗标识认证和近零能耗标识认证。
在绿色能源领域,起步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和新能源示范引领。大桥燃气热源厂扩能工程已完工并启动供暖,该工程主要建设了2台模块化燃气热水炉,每台包含63MW燃气锅炉和10.5MW烟气余热回收热泵。此外,起步区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示范站已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东侧建成投运,成为国内首座融合“光储充换放保检”等全量要素的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绿色交通:构建低碳出行体系
济南正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2025年,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1+244”工作思路,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79个,完成年度投资目标650亿元。
在铁路方面,济南正加快推动“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成型,加速推进济滨、济枣高铁建设。在公路方面,济南将构建“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推进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等9个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在城市道路方面,济南将完善“八横八纵”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推进凤凰黄河大桥南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设。
在公共交通方面,济南将深化公交都市建设,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年内开通优化公交线路40条,其中新开小巷公交、街区约巴等线路15条,持续推进公交轨道“双网融合”,年内公交与轨道接驳线路达到240条。
绿色产业:培育新动能
济南高新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产业提质转型,培育科技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累计培育各级绿色工厂6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4家,各级绿色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
在低碳赛道上,济南高新区正稳步前进,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2024年以来,济南高新区积极引入“零碳园区”建设方面的领军企业和咨询机构,全方位编制实施方案,在算谷产业园推广低碳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不断为园区发展聚势赋能。
绿色生活:全民参与共建
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的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案例入选全国碳中和典型案例。学校通过开展各类环保活动,如“6.5环境日”“垃圾减量与分类”“地球熄灯一小时”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据统计,学校校园网报道与低碳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近50个,接待兄弟学校参访、建立绿色学校共建单位及区、市、省、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莅临指导数十次,形成了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绿色低碳学校建设影响力。
在市民生活中,绿色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日常消费中,市民也更加注重环保,选择绿色包装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这些点滴行动汇聚成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济南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科学规划、产业转型和全民参与,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未来,济南将继续深化绿色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济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