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世忠夫妇黄天荡大战:《满江红》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世忠夫妇黄天荡大战:《满江红》背后的故事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3%E5%A4%A9%E8%95%A9%E4%B9%8B%E6%88%B0/7191046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2%81%E7%B4%85%E7%8E%89/39436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52552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MOQ9HB0552MSN4.html
5.
https://baike.sogou.com/v6067496.htm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888339903063699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429303763339897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5%A4%A9%E8%8D%A1%E4%B9%8B%E6%88%98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2%81%E5%A4%AB%E4%BA%BA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A9%E4%B8%96%E5%BF%A0
11.
https://mil.sina.cn/ls/2021-12-19/detail-ikyakumx5115743.d.html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军统帅完颜宗弼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宋高宗赵构仓皇南逃,幸得韩世忠率领的八千宋军在长江黄天荡水域设伏拦截,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水上战役。

韩世忠的智谋与梁红玉的英勇

韩世忠,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绥德)人,以军功晋升至将帅。他料定金军必经镇江渡江,遂提前布下重兵,控制金山、焦山等有利地形。梁红玉,原为京口艺人,后成为韩世忠的妻子,多次在战场上助夫作战。在黄天荡战役中,梁红玉亲自擂鼓助战,成为历史佳话。

三月十五日,金军抵达镇江,韩世忠早已严密封锁沿江渡口,并用破船堵塞运河入江口,切断金军退路。战前,韩世忠料金军必遣将至运河入江口的银山龙王庙,观察宋军阵势,遂命部将苏德率兵200伏于庙中;另以兵200伏于山下江岸,约定待金军入庙后,击鼓为号,江岸伏兵先起断其退路,庙内伏兵继出,前后夹击,以生擒其将。

完颜宗弼果亲率四骑登上银山,由于庙内伏兵先出,山下伏兵未及断后,仅俘其随从二人,宗弼纵骑逃回。此后,宋金双方舟师在金山脚下展开激战,韩世忠乘艨艟指挥水师迎战金军,其妻梁氏亲自擂鼓助战,宋军士气倍增,击败金将斜卯阿里、韩常等所率舟师,歼其200余人。宗弼向韩世忠表示,愿尽还所掠人畜、财物,并献名马,以求借道渡江,被严词拒绝,遂率船队沿长江南岸西上,另寻渡江之路。韩世忠则率水师沿北岸堵截,并出30余艘轻舟进逼南岸。金军不谙长江水道,在宋军追击下,仓促驶入建康东北死水港黄天荡。韩世忠命船队封锁荡内唯一入江水道,并针对金军多操轻舟的特点,令工匠赶制大批铁绳、铁钩。待金军轻舟自黄天荡冲出,即以海船分两路夹击,命骁健军士抛掷铁钩将其拖翻。宗弼再次求韩世忠借道,韩世忠严正答复:“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金元帅左监军完颜昌为接应宗弼军渡江北归,遣部将移剌古率军自天长(今属江苏)南下。时移剌古军进围扬州(今属江苏),被宋守军击退,乃沿江转趋真州(今江苏仪征),因宋军水师阻扼,仍无法接应完颜宗弼军。

《满江红》:英雄的悲歌

在黄天荡战役期间,韩世忠乘着酒兴吟唱了一首《满江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收复中原的壮志: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道,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弓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难消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月。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这首词以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用“秦宫汉帐”等历史意象,对比“烟尘侧”的战乱现实,暗含对北宋繁华的追忆与南宋偏安的愤懑。下阕聚焦具体场景:“汴水夜吹羌笛”隐喻故都沦陷的凄凉,“鸾舆老辽阳”直指徽钦二帝被囚的屈辱,形成家国破碎的强烈冲击。

与岳飞的《满江红》异同

韩世忠的《满江红》与岳飞的同名词作,都是南宋军事文学的典范。两者都表达了抗金之志,但韩词更侧重对现实困境的悲鸣,而岳词则凸显“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进取。韩词中的“千古恨,凭谁说”与岳词的“靖康耻,犹未雪”遥相呼应,展现了南宋主战派的共同心声。

历史影响与文化传承

黄天荡战役虽最终未能全歼金军,但极大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信心。韩世忠夫妇的事迹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他们的雕像至今仍矗立在韩世忠的故乡陕西绥德,承载着民众对英雄气节的集体记忆。

这场战役也打破了“武夫不擅文墨”的刻板印象,证明军事将领亦能以词载道。其豪放词风对后世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词人影响深远,成为宋代“以词言志”传统的典范。

韩世忠夫妇在黄天荡大战中的英勇表现,以及《满江红》词作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共同构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壮丽篇章,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