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文化的哲学思辨:虚实之间的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文化的哲学思辨:虚实之间的智慧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143495705744439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9%BE%99%E6%96%87%E5%8C%96/10596592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304149646907874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4A06BE400
5.
https://www.sohu.com/a/757578117_121797219
6.
http://www.loongfeng.org/375/
7.
http://qks.cqu.edu.cn/html/cqdxskcn/2015/5/201505028.htm
8.
https://szb.ahnews.com.cn/szb/content/202402/12/c1017949.html
9.
https://zx.httpcn.com/info/html/20241013/ILTBUYRNPWKO.shtml
10.
https://www.sklib.cn/booklib/databasedetail?SiteID=122&Type=literature&ID=7214728&fromSubID=729&LgS=
11.
https://www.rmzxw.com.cn/c/2014-09-18/380028.shtml?n2m=1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6%87%E5%8C%96

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从虚实辩证的角度来看,龙既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虚构之物,又是通过各种文物、艺术品得以具象化的实在存在。这种虚实相生的特性,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理解方式。

01

虚实相生:龙文化的辩证智慧

龙文化的虚实辩证,体现了中国哲学中“有无相生”的思想。龙既是虚的,又是实的,是虚与实的统一。说它虚,是因为它是神物,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生物意义上的活蹦乱跳的龙。说它实,一是因为它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模特儿,如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以及雷电、云、虹、龙卷风、海潮、泥石流等;二是因为还有作为文物、艺术品、标志物的龙,如辽宁内蒙古出土的石龙、玉龙,陕西甘肃出土的陶纹龙,河南湖北出土的摆砌龙,以及我们今天到处可见的各种材质的雕龙、塑龙、绣龙、画龙、写龙等等。这些容合对象和文物、艺术品、标志物,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视可见的,甚至是可触可摸的。

显然,有了那些容合对象之实,才有了神物之虚;有了神物之虚,才有了文物、艺术品、标志物之实。神物之虚,反映、体现、凝炼、升华着容合对象之实;文物、艺术品、标志物之实,又反映、体现、承载、外化着神物之虚。这是一个逻辑的辩证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是滚动发展的,不断升华的。一代一代的龙都既是实的,又是虚的,是虚实相生、以虚显实、以实示虚的。

02

象征意义:龙文化的多重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力量和独立。龙的威严形象代表着无上的权力和尊贵,同时也寓意着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在民间信仰中,龙是风雨、丰收和幸福的守护神,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此外,龙还与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紧密相关。赛龙舟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体现。每逢端午佳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通过团结协作、奋力划桨来争夺冠军。这一传统习俗不仅展示了力量与速度,更强调了团队协作和拼搏精神的重要性。

03

哲学内涵:龙文化的深层智慧

龙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虚实等辩证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龙的容合对象,蛇、鳄、蜥、鱼、鲵等,生活在阴潮多水之地,可谓“阴气”很重;而猪、鹿、熊、牛、马、虎等,生活在山野原林,“阳气”旺盛。龙的形成,是阴与阳的结合。龙的形象也多有反映阴阳对应、交合者,对应如“双龙”、“对龙”、“雌雄龙”;交合如“交尾龙”、“交缠龙”、“同体龙”等。

阴与阳突出地表现在龙与凤的对应和互补上。龙和凤单独出现时,是各有其阴阳的。龙如上所述。凤则是凤凰的简称,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自身系统,一个是与龙对应的系统。自身系统是有阳有阴的,所谓凤为阳、凰为阴、“凤求凰”。

04

现代传承:龙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活跃,如龙舞、龙舟赛等民俗活动,以及各种龙主题的文创产品,体现了龙文化的持久生命力。甲辰龙年来了!当春节的喜气和龙的寓意相结合,龙元素爆红,“龙”卷风劲吹,传统“龙文化”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生肖中,龙是神兽,也是唯一虚构的动物。“神龙见首不见尾”,龙这一形象是神秘而又神圣的。

“龙的形象包容、多元、阳刚,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成为吉祥如意的化身和中华民族的图腾,拥有持久不衰的‘魔力’。龙图腾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备受人们推崇。”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陶武说。

数千年来,龙形象不断变化与完善,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的“龙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丰富,演变出多种习俗与信仰。正月正,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祭龙王;五月五,赛龙舟;六月六,晒龙袍……龙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融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物、器物、建筑上装饰有龙的形象。如红山文化出土的雕刻精美的“C”形龙、玉猪龙;中国古建筑里如天安门华表上的蟠龙、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等。民俗艺术中,“龙飞凤舞”更是常见。如年画、剪纸、泥塑、雕刻、刺绣等,塑造和刻画了千姿百态的龙形象,生动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这种现象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中将继续传承和创新,并且对现代人的审美意趣产生重要影响。甲辰龙年,正以崭新的姿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传递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