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饰——龙纹(下)
中国传统纹饰——龙纹(下)
龙纹作为中国传统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象征着权利与尊贵,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明清时期,龙纹的形态和象征意义达到了顶峰,从龙的布局到龙爪的数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明清时期龙纹的特征及其在不同等级制度中的象征意义。
明清时期龙纹的定型与特征
明清时期,龙纹的形态和象征意义达到了顶峰。从总体上规定了龙的布局“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局部规定了龙的具体形象,从而具备了完整的结构。这一时期作为龙纹最后定型阶段,让龙的威严形象得以延续。
明代龙纹代表作品
明 蓝色朵云团龙纹妆花缎
明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明 青花海水行龙扁壶
明 成化款青花龙马纹高足碗
明 嘉靖款剔红万年如意龙凤纹八方盆局部
明 青花云龙天球瓶
明 素三彩暗刻双龙纹坐墩
明 黄地素三彩刻双龙纹坐墩
明 天顺八年款陶胎素三彩牡丹双龙纹双耳三兽足炉局部
明 斗彩云龙纹天字盖罐
明 万历款青花穿花龙纹带梅瓶
明 万历款青花五彩团龙纹花觚
明 黄地绿彩云龙纹尊
明 青花海水龙纹碗
明 嘉靖款红绿彩云龙纹盖罐
明 黄地绿彩海水云龙纹盖罐
明 嘉靖款白地绿彩海水云龙纹水丞
明 黄地绿彩龙纹碗
明 黑漆描金双龙药柜
明 红色缂丝云龙纹桌垫
明 宣德款剔红云龙纹圆盒
明 红色连云地云龙纹妆花缎袍料
明 蟠龙月字镜
明 剔红寿字缠枝莲九龙纹圆盒局部
明 万历款黑漆描金云龙纹戥子盒局部
明 掐丝珐琅云龙纹瓶局部
明 万历款黑漆描金双龙纹管笔
明 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绳耳炉
明 碧玉龙纹执壶
明 掐丝珐琅龙凤纹莲瓣式象足洗
明 剔彩双龙纹圆盘
明 嘉靖款剔红乾坤清泰万寿齐天云龙纹八方盆
明 万历款剔红平安吉庆双龙纹方盘
清代龙纹代表作品
清 矾红地描金云龙纹油棰
清 乾隆款掐丝海水云龙纹水丞
清 黑漆描金五龙纹圆盘
清 嘉庆款五彩龙凤纹碗
清 乾隆款剔红云龙纹碗
清 雍正款釉里红海水龙纹瓶局部
清 金錾花云龙纹执壶
清 白玉龙纹佩
清 康熙款釉里红双龙纹观音瓶
清 康熙款黄地三彩云龙纹碗
清 嘉庆款青花描云龙纹懋勤殿铭印泥盒
清 雍正款黄地珐琅彩云龙纹碗
清 雍正款淡描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清 嘉庆款黄地青花云龙纹纸槌式瓶
清 胭脂彩云龙纹扁壶
清 仿古铜彩鎏金云龙纹双耳大炉
龙爪数量的象征意义
龙爪是代表着龙自身的高贵程度,从商周起龙爪多是三爪而越往后,龙爪越多并且含义越明确,到了明清时候,龙爪已经成为不同阶层的代表,如果用错则是犯了政治错误。
明清时期龙袍与蟒袍的区别
清 明黄色纳纱彩云金龙纹男单朝袍
明 黄色彩云金龙纹妆花纱男夹朝袍
清 明黄色绸绣彩云蝠金龙问男棉龙袍
清 明黄色八团彩云金龙纹妆花缎男棉龙袍
清 蓝色纱绣缉米珠彩云蝠花卉暗八仙龙纹
清 黄色缂丝万寿字云龙纹龙袍料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很多人区分龙袍和蟒袍的区别就是看爪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在清朝有不少人是可以穿五爪“龙袍”的,但是即便是五爪,实际上也是蟒袍。
清 杏黄色缂丝彩云金龙纹青白肷皮男蟒袍
清 蓝色纱平金银绣云八宝纹男单蟒袍
这些亲王和郡王即便身穿五爪的龙形图案衣服也不算龙袍,只有穿在皇帝身上的才是龙袍,穿在他们身上的仍然叫蟒袍。但是他们衣服上的蟒比一般贵族和官员多了一爪。
- 清 绿色彩云八宝金龙纹妆花缎男夹蟒袍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亲王、郡王这两个爵位级别的人的吉服上是绣五爪九蟒;贝勒以下爵位至文武官员三品官级以及郡君额驸、宗室爵位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一等侍卫这些级别的人吉服上绣四爪九蟒;文武官员四品至六品官级以及县君额驸、宗室爵位奉恩将军、二等侍卫到蓝翎侍卫这些级别的人吉服上绣四爪八蟒;文武官员七品到九品官级以及没有品级的小吏这些人的吉服上绣四爪五蟒。
古代雕塑或者壁画上的龙多是四爪龙,五爪龙比较少见,北京故宫和北海公园九龙壁上的龙是五爪的,而山西大同九龙壁里的龙则是四爪,这也显示出严格的、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