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卫健委推荐:远离失眠困扰的心理健康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卫健委推荐:远离失眠困扰的心理健康指南

引用
中国网
9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3-09/05/content_42508669.htm
2.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724/c64387-31254241.html
3.
https://wjw.fujian.gov.cn/jggk/csxx/wsyjbgs/wsyj/201810/t20181018_4684824.htm
4.
https://withoutpain.net/guide_info/1214.html
5.
http://www.nhc.gov.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606&gecstype=1
6.
https://wsjk.ln.gov.cn/wsjk/jkln/jkzs/2022120516564493835/index.shtml
7.
https://ccdas.pmphai.com/appguide/toPcDetail?sessionId=&knowledgeLibPrefix=guide&id=0001AA100000000EGE63
8.
http://www.jxwy.gov.cn/wyxwjw/gfxwj/201408/eec8c9e195f04774903c4e160fd3dcc0.shtml
9.
http://wjw.lf.gov.cn/zsyd/6030.jhtml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失眠的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失眠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3. 睡眠质量下降和(或)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4. 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如果这些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且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就可能患上了失眠症。

预防和缓解失眠的方法

适量运动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积极求助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科学用药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失眠至关重要。这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同时,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

科学减压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结语

失眠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遵循国家卫健委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缓解失眠,维护心理健康。如果失眠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科学评估和治疗。记住,关注心理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