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猿人遗址重启考古:400余件动物化石揭示百万年前人类活动
元谋猿人遗址重启考古:400余件动物化石揭示百万年前人类活动
2023年7月21日,云南楚雄州元谋县老城乡大那乌村郭家包梁子上,一群考古工作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刨土、筛土,仔细寻找着埋藏在地下的化石。这里,正是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现场。
时隔23年的重启
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元谋县老城乡一片荒坡上,自1965年首次发现以来,这里就成为了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地点。2023年度的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南部,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分为A、B、C、D四个发掘区。
“这次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前期勘探我们共发现了400多件有鉴定意义的动物化石,根据化石分布的密集与丰富程度,以及所对应的地层,我们确定了A、B、C、D这四个发掘区。A区在缓坡上,B、C、D这3个区都在陡坡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阮齐军介绍道。
先进科技助力考古
与前五次考古发掘相比,此次发掘不仅研究团队更强大,科技装备也更先进。考古队采用了数字化虚拟布方技术,在遗址上形成一个有效的测量控制网。每一件发掘出的化石与石器,都能在电脑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有所标记与呈现。
在发掘现场,云南大学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温佳欣手持一个手机大小的磁化率仪,蹲在发掘面上来回探测。阮齐军解释说:“如果有古人用火的遗迹,磁化率仪的数据就会升高。我们还使用了RTK(一种GPS测量仪器),可以精确记录每一件出土标本的位置信息。”
重大发现带来新希望
目前,C区已经发现了20多件化石,包括鹿、牛等动物的牙齿、下颌、掌骨等部位。D区的动物化石埋藏较浅,数量特别丰富。“这里既然有大量的动物化石,那我们在这找到人类化石也就有一定希望。”C区负责人李学明说。
此次发掘不仅是对元谋猿人遗址的再次探索,更是对人类起源研究的一次重大推进。阮齐军表示:“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早已被写入历史教科书。重启发掘工作,以更多发掘材料来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百万年人类史,有其学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