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国维《少年游》:一个文人的浪漫与孤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国维《少年游》:一个文人的浪漫与孤独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91%E5%B9%B4%E6%B8%B8%C2%B7%E5%9E%82%E6%9D%A8%E9%97%A8%E5%A4%96/22832748
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38021554151964532.html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5084.html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5624596.html
5.
https://www.sohu.com/a/611707656_121123711
6.
https://www.sohu.com/a/343663043_364400
7.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9a413ca4b674.aspx

1905年的一个夜晚,王国维与江苏师范学堂的几位同伴饮酒作乐,酒后途经苏州名胜沧浪亭。月色下的园林格外幽静,一行人谈笑风生,意气风发。就在这时,一队人马擎着火炬迎面而来,火光映照在林间,惊起栖息的乌鸦。一位同伴随口吟诵杜甫的诗句“炬火散林鸦”,王国维听后大喜,灵感如泉涌,连夜填成了这首《少年游》。

01

风流少年的浪漫

词的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少年风流的画面:“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 垂杨小院,酒罢歌阑,美人流盼,目成心许。酒后的王国维在同伴的陪伴下走出小院,帽檐不正,似乎是有此醉态,但实际这用了一个典故。南北朝时北周大司马独孤信是个美男子,一次日暮打猎归来,帽子不正,第二天城里就有许多人故意斜戴帽子来模仿他。而王国维这里这个“上马帽檐斜”,倘结合下片的“酒醒”来看,他不但写才子风度,也写才子醉态。

02

归途的寂静与凄冷

然而,随着归途的延伸,画面逐渐转向寂静与凄冷。“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紫陌,即刘禹锡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那本应是繁花盛开非常热闹的地方,但现在却是秋日的“霜浓”。这首词上片前三句写的是少年的风流和浪漫,后三句写归途景色的寂静和凄冷,“紫陌霜浓”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青松月冷”,再次强调时间已是夜里。“青”是冷色,月是冷光,青松沐浴在月光之下,且是在秋夜之中,就使人产生一种寒冷的感觉。王国维喜欢写这种酒散之后归途的寒冷之感。“炬火散林鸦”套用杜甫的诗句,表面上写刹那间的动,其实却反衬出整个归途的静。这三句写归侨夜景,写得声、光、色兼备,而且静中有动,景中有情,这是它的好处。

03

酒醒后的清醒与狂傲

下片写的是回到住处睡醒一觉之后那种特别清醒的感觉。“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其实是写月光,因为月光明亮才会把竹影映到窗上。正是这样境界中,就使得这个风流潇洒而又暗怀寂寞孤独的少年产生了对现状的不满足。“跌宕歌辞”和“纵横书卷”是内容放纵、音调美妙的歌词作品,是书案上堆积的书卷,同时也就是胸中的书卷。提笔就写出才气横溢的歌词,胸中藏有无数的书卷,这样的天赋才气和这样潇洒度日正是一个文人最理想的生活。

04

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首《少年游》不仅是王国维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缩影。1905年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王国维虽然接受了西方哲学的熏陶,但骨子里仍是一个传统的文人。他既渴望追求现代学术的严谨,又难以割舍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少年形象,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迷茫与坚守。王国维用他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末文人的生活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05

结语

《少年游》这首词,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王国维作为一代学者的才情与生活态度。它不仅是王国维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缩影。通过这首词,我们得以一窥清末文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内心的浪漫与孤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