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别再说“好好检查”,告诉孩子检查5个重点才管用
期末考试别再说“好好检查”,告诉孩子检查5个重点才管用
考试前,家长应指导孩子检查5个重点,以提高分数:检查是否有漏题、按要求答题、按规范书写、是否有粗心错误和规则错误。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很多家长都会叮嘱孩子“做完试卷好好检查”,但这句话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检查,更不知道应该重点检查哪些内容。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做完试卷就万事大吉,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检查。
其实,考试中出现的很多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漏做题目、看错题目要求、书写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只要检查得当,都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而且,考试时间通常都比较充裕,比如一年级的考试时间是60分钟,而平时做试卷只需要30分钟,这就为充分检查提供了可能。
因此,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具体的检查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说“好好检查”。下面总结了5个重点检查方向,可以帮助孩子把该得的分拿到手。
一、检查是否有漏题
明明会做的题没有做,是特别可惜的事情。孩子在平时的检测中,不管语文还是数学,经常会漏做一些题目,填空题忘了一个小空,连线题只连了一部分,划线题没有划,求总和的题没看到,看图列算式少做一题,解决问题漏做一个小题,五花八门,很多意想不到。
所以,首先把这个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失分的部分检查起来,检查方法也简单,速度也快,却能帮孩子提高好几分。
具体这样做:
用直尺或者一张白纸放在试卷上,盖住下面的题。
从左往右读题,看一行中有没有遗漏的空项没有填全,把没做的补充完整。
检查完一题,往下移动直尺或者白纸,再看下一行是否答题完整。按照顺序一题一题检查,直到最后一题截止。
二、检查是否按要求答题
每次题目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如果按照既往经验想当然地做题,大概率会出现很多错误。比如:以前做过的题是用对号标记汉字的正确读音,换了一张试卷却要求用圆圈圈出正确读音,还有的是画直线,还有的是将错误答案划掉。如果不仔细看要求习惯性用对号,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检查时一定再次看题目要求,自己的做法是否和要求相符合。
具体这样做:
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一个符号一个符号读题,再看自己的答案是否和要求一致。
是对号、画圈、画直线、画波浪线、在哪个位置画三角、涂色、划斜线等等,常见的不外乎以上几种形式,千万不要弄混了。
三、检查是否按规范书写
题目会做,但是因为书写不规范,却可能导致答案错误。比如多个拼音、多个汉字、多个数字、多个字母等写在一个括号内或一行内时,需要用逗号或顿号隔开,如果没有隔开,就成了一个错误答案。应用题写单位时,要用括号括起来,而不仅仅是写上汉字单位完事。
这些小细节很简单,但是一不留神就被判错,在检查时一定重视起来。
具体这样做:
检查时拿好铅笔,遇到多个答案、单位时,直接用铅笔补充完整。
四、检查是否有粗心错误
孩子考试的时候,会感觉时间紧张,生怕做不完,急匆匆做题,一时犯迷糊,把题目看错了,导致南辕北辙的答案。比如看错行和列、看错数字、数错图片数量、数错段落、数错句子、把选不对的看成选对的、漏掉一个关键信息、把大于号和小于号弄混等等。
这类题其实不难,只是因为马虎大意拿不到好成绩。所以,一定杜绝这类低级错误。
具体这样做:
用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题,开口但默读,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就会把所有信息看完整。数数量时,用铅笔指着一个一个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准确率。对于看图列算式或应用题还可以进行验算,看图片上标识的数量是不是和答案一致,也可以避免一些不该有的错误。
五、检查是否有规则错误
有些规则比较特别,和一般知识不同,在考试中非常容易出错。比如:“j”“q”“x”三个声母后面跟着韵母“ü”时,“ü”上面的小雨点要脱帽,变成“u”,如果后面给出一个拼音xuan,要求写拼音组合,就很容易错写成u。比如:看图写话,平时的练习是多个人,“他们开心极了”,遇到一个人时,还是套用“他们”就错了,应该写“他”才对。比如:看图列算式,有箭头的两张图、没有箭头的两张图做法不同,一部分中有圈画的、两部分中有圈画的做法也不同。
这些规则问题需要非常细心才能做对,但孩子往往不够细心,就需要在检查时再过滤一遍。
具体这样做:
遇到特定规则的题目时,回顾一下课本知识,多一点思考,看是否应该和其它题目一样,是否有些特别,是否遵循了规则要求。这一点有些难度,需要孩子在平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判断对错。
写在最后:
期末考试时,按照规范的做题步骤认真做题很重要,做完试卷后好好检查同样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只告诉孩子好好检查,而是教会他正确的检查方法,应该检查哪些方面,应该怎样检查,怎么修改,确保把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考出一个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