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气:太阳系最大行星的神秘面纱
木星大气:太阳系最大行星的神秘面纱
木星作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其大气层的特征和组成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木星大气的层次结构、气体组成、风速、云系特征以及著名的"大红斑"现象。
木星有着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大气层,跨越的高度超过5000千米。由于木星没有固体的表面,它的大气层基础通常被认为是大气压力等于1MPa(10bar),或十倍于地球表面压力之处。木星的大气层被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增温层和散逸层。不同于地球的大气层,木星没有中气层,没有固体的表面,大气最底层的对流层,平稳地转换进入行星的流体内部。这是温度和压力在氢和氦的临界点之上造成的结果,意味着气体和液体的相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存在。
木星的大气组成按分子数量来看,81%是氢,18%是氦,按质量则分别是75%和24%。只有约1%左右的其他气体,其中包括甲烷、水蒸气、氨气等。这与太阳系的前身——原始太阳星云的组成相近,但木星中较重元素的比例却比原始太阳星云多数倍。同为气体行星的土星也是类似的组成,但天王星及海王星中的氢和氦就少得多。由于木星有较强的内部能源,致使其赤道与两极温差不大,不超过3℃,因此木星上南北风很小,主要是东西风,最大风速达130~150米/秒。木星大气中充满了稠密活跃的云系。各种颜色的云层像波浪一样在激烈翻腾着。在木星大气中还观测到有闪电和雷暴。由于木星的快速自转,因此能在它的大气中观测到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的带纹其中的亮带是向上运动的区域,暗纹则是较低和较暗的云。
木星表面有红、褐、白等五彩缤纷的条纹图案,可以推测木星大气中的风向是平行于赤道方向,因区域的不同而交互吹着西风及东风,是木星大气的一项明显特征。大气中含有极微的甲烷、乙炔之类的有机成分,而且有打雷现象生成有机物的概率相当大。
大红斑位于南纬23°处,长2万千米,宽1.1万千米。探测器发现,大红斑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呈深褐色。这个彩色的气旋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大红斑中心部分有个小颗粒,是大红斑的核,其大小约几百千米。这个核在周围的反时针漩涡运动中维持不动。大红斑的寿命很长,可维持几百年或更久。早在166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就发现了它。大红斑艳丽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颜色似乎来自红磷。大红斑的自转是逆时针方向,周期大约是六天。大红斑的长度是24000至40000千米,宽度是12000至14000千米。它的直径大到可以容得下2至3颗地球。这个风暴的最大高度比周围的云层高出约8千米。风暴通常都发生在巨行星大气层的湍流内,木星也有白色和棕色的鹅蛋形风暴,但较小的那些风暴通常都不会被命名。白色的鹅蛋倾向于包含大气层上层,相对较低温的云。棕色鹅蛋形是较温暖和位于普通云层。这种风暴持续的时间可以只有几个小时,也可以长达数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