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冒泡排序:简单易懂的排序算法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冒泡排序:简单易懂的排序算法解析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2302_78391795/article/details/139692652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序列,比较相邻元素并必要时交换位置,最终实现序列的有序化。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优化策略到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这一基础排序算法。

一、引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关键字有序的序列。

二、冒泡排序原理

基本思想:

通过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序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序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序列已经排序完成。

算法过程:

  • 比较相邻元素:重复地走访需要排序的元素列表,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
  • 交换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错误,就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 重复进行: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没有相邻的元素需要交换,则元素列表排序完成。

三、冒泡排序的实现

对于循环趟数和比较次数的控制,如图所示。以升序排序为例,每一趟排序可以将一个较大的值放在后面。

循环趟数:
若数组大小为size,则最多需要进行size-1趟排序
(当排序size-1次之后,后面的size-1个元素已经被放在了正确的位置,剩下的一个元素自然不需要排序了)

比较次数:
若数组大小为size,则每一趟需要比较的次数是不同的
第一趟每两个元素都需要比较一次,总共是size-1次
第二趟排序,最后一个元素不需要比较,所以需要比较size-2次
……
总结成规律,每一趟需要比较的次数为size-1-(趟数-1)次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1(DataType* a, int size)//升序排序
{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控制排序趟数
    {
        for (int j = 0; j < size - 1 - i; j++)//控制每次比较次数
        {
            if (a[j] > a[j + 1])//不满足升序就交换位置
            {
                DataType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
        }
    }
}
void BubbleSort2(DataType* a, int size)//降序排序
{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控制排序趟数
    {
        for (int j = 0; j < size - 1 - i; j++)//控制每次比较次数
        {
            if (a[j] < a[j + 1])//不满足降序就交换位置
            {
                DataType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
        }
    }
}  

四、冒泡排序的优化

优化方法
设置一个标志位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交换,从而提前结束排序

void BubbleSort(DataType* a, int size)//升序排序
{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控制排序趟数
    {
        int flag = 1;//标志位
        for (int j = 0; j < size - 1 - i; j++)//控制每次比较次数
        {
            if (a[j] > a[j + 1])//不满足升序就交换位置
            {
                flag = 0;//如果发生交换,改变标志位
                DataType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
        }
        if (flag == 1)//如果一趟排序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据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结束
            break;
    }
}  

五、冒泡排序的优缺点

  1. 优点:简单易懂,容易实现,稳定性好(相等的元素在排序后不会改变相对顺序)。
  2. 缺点:效率较低,尤其是当待排序序列已经有序或接近有序时,仍然需要执行完整的排序过程。

六、冒泡排序的应用场景

  1. 小型数据集:对于小型数据集,冒泡排序的简洁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2. 教学示例:由于冒泡排序的直观性和易于理解性,它经常被用作教学示例来介绍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总结

冒泡排序作为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通过掌握冒泡排序的思想和实现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排序算法的本质,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