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是刑警》:炫技就是让观众看不出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是刑警》:炫技就是让观众看不出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ent/20241213/8dd3c4a67bee48278c9d66d9a748acc0/c.html


刑侦纪实剧《我是刑警》近期在豆瓣上获得7.8分的高评分,不少网友称赞其为"年度剧王",认为这是一部"没有'炫技'能沉心静气踏踏实实讲故事的作品"。然而,有评论指出,这种"真实感"恰恰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手法"炫"出来的。

以剧中的第一个故事为例,该剧将1995年"鹤岗1·28"持枪抢劫案讲了三遍:一次是客观呈现,一次是警方在侦破过程中还原,一次是歹徒在受审时交代。每次讲述都采用了"遮蔽"手段,刻意不呈现全部事实,只有将三次讲述串联在一起,才能明白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让他们在不断拼凑碎片的过程中产生"爽感"。

《我是刑警》采用了"创作者—隐含创作者—受众"的传播模式,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在解码过程中产生"真实"感。这种叙事方法并非新事物,在美剧中常见,国内许多成功影视剧也采用过类似方法,但《我是刑警》使用得更成熟、更老练,几乎每个故事中都以此串联。

然而,这种叙事方式也有明显缺点。首先,为了吸引观众,剧集可能加入更多刺激镜头,有时滑向暴力、血腥等。其次,开放性带来多元选择,可能造成叙事失败,使观众不知所云。更重要的是,这种叙事方式容易让观众与负面人物产生共情。例如,在《末路1997》中,一些观众将杀人犯白宝山视为"英雄"。

在价值表达方面,《我是刑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剧中的秦川被预设为完美人物,无人性缺点,难以建立性格成长史。有观众建议创作者们应下到警队中生活半年,深入了解基层刑警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居高临下去想象。但只"了解真实"是不够的,关键在"讲述真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