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晨宇演唱会看香港“演唱会经济”
从华晨宇演唱会看香港“演唱会经济”
华晨宇即将在香港举办三场火星演唱会,这不仅是首位内地歌手在香港举办户外演唱会,更是与香港文体旅局合作,预计吸引大量外地歌迷旅客来港,带动香港的盛事经济。
创造完数万人一起“唱到日出”的浪漫场景,华晨宇终于将火星演唱会带到了香港。5月24日至26日,一连三场的火星演唱会将在维港之畔的中环海滨举行。这不仅是首位内地歌手在香港举办户外演唱会,更是与香港文体旅局合作,预计吸引大量外地歌迷旅客来港,带动香港的盛事经济。
华晨宇此次香港演唱会是全站票观演,首场3万张门票一经开售秒速售罄,足以显示“火星人”的热情。目前加推门票在购票网站仍有发售,想要欣赏的歌迷需要抓紧时间。演唱会延续“火星”独创的户外乐园模式,一张门票可以欣赏下午4点到5点半、晚上7点半到10点两场演出,让火星人(华晨宇粉丝名称)们可以与华晨宇(花花)一起伴海听风,欣赏黄昏,给观众一个耳目一新的感受。
作为首位来香港举办户外演唱会的内地歌手,华晨宇的号召力也是实实在在的。仅今年“五一”期间,华晨宇在山东烟台的演唱会就吸引了约13万歌迷到场,日均近4万歌迷入场,演唱会所在地的主城区域范围内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2%,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增长3%,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此次一连三场的火星演唱会,预计有不少歌迷粉丝从内地或海外来港,当中会有不少人选择在香港住宿,带动香港酒店、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有助于推动香港盛事经济的发展。
疫后各地“演唱会经济”大爆发,动辄吸引数以万计各地追星族聚集拉动消费。本港举办大型流行演唱会亦不乏吸引力,去年平均每月有约两个国际知名歌星举办每场逾万人的大型演唱会,今年亦陆续有来。去年香港举办的周杰伦、林俊杰等人的演唱会,吸引不少内地粉丝来港消费。今年五一假期的五月天香港演唱会,有来自东北的粉丝跨越3200公里来港看演唱会,但因天气原因导致舞台故障,五一当天的演唱会需要延期举行,有粉丝表示“这次的遗憾会变成下次的圆满。”足以体现明星艺人演唱会的带动作用。
演唱会市场强劲复苏的背后,是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粉丝强烈的消费意愿。武汉某网友晒出的上半年演唱会“账单”引发不少共鸣,“上半年看演唱会门票花费12039元,交通住宿目前花费3900元,6月还要去看两场外地的演唱会,预计路费+住宿也要1000多元。”以凤凰传奇北京鸟巢演唱会为例,票价在380~1380元之间分七个档位,对外地歌迷而言,加上1~2天的住宿和来回交通,平均花销大约在三四千元左右。另据《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一半以上内地消费者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1000~3000元,有28.3%的消费者预算达到了3001~5000元。
难以缓解的“抢票难”现象,不断印证着演唱会经济的火爆。“日本歌姬宇多田光今年8月香港演唱会的门票很快售罄。”“凤凰传奇北京场8万张门票,开售1秒卖光。”早在去年,一线歌手的演唱会就已“一票难求”。不少人以为歌迷经历一年“疯狂”今年会趋向冷静,但目前看来,“秒售罄”仍是演唱会常态,红色的抢票按钮在开票不久就切换成了灰色的“缺货登记”。
演出市场火爆,演唱会也为举办地的经济吹来暖风。今年五一黄金周,虽然香港大部分时间受天雨影响,但有五月天演唱会和五一维港海上烟火表演的加持,内地访港旅客仍有逾76万,符合政府最初估算,为香港经济带来逾20亿元的消费收益,市况也十分热闹。今年4月,周杰伦在杭州举办4场演唱会共吸引472.2万人次的外地游客,为杭州的文旅消费贡献了13.16亿元。从5月2日至4日,共有15.5万的全国歌迷涌向杭州,其中以“80后”和“90后”为主要群体,再次证明了演唱会对于文旅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推动演唱会经济,其收益可能远远高于市民的想象。美国歌手Taylor Swift的巡演超过150场,遍及全球五大洲,更是打破了巡演收入最高纪录。有统计指出,单单是在美国,Taylor Swift就为美国带动50亿美元(即大约390亿港元)的消费,相当于一些国家一整年的GDP。
Taylor Swift今年在新加坡举办6场演唱会,场地可容纳5.5万名听众,场场爆满,令前往新加坡的机票价格上涨3倍,三四星级酒店最少贵两成。另外,Beyoncé的世界巡演结束,在欧洲及美国的总收入近6亿美元,估计亦为美国经济贡献数十亿美元。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消费,甚至是高附加值的消费,香港应该激励的正是这样的消费群。
事实上,盛事经济,特别是“演唱会经济”,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演出场地。平心而论,本港表演场地数量和设施明显已有不足。演场会除了听歌,也看华丽服饰和舞台效果,场地大小、设计和格局要够气派才行。然而,本港目前最大的演出场馆亚博馆只能容纳约1.4万人,明星经常爱开骚的红馆也只能容纳1.25万人。中环海滨可容纳2万人的户外场地,一般也以1.8万人为上限;如果选择全是站票,则可以容纳3万人。香港表演场地容纳的人数之少,已有先天缺陷。
不过,好消息已经传来。启德体育园将于今年底逐步落成,有三个场地,其中一个场馆具备可隔音的开合式上盖,能提供最多5万个座位,可以作为大型表演场地;室外体育馆亦提供折叠式座位系统,可举办高达一万名观众的娱乐活动。
相信明年开始,本港将有更多可以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场地,助力“演唱会经济”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