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津李公楼地道涂鸦100年前的名字更响亮,与侯宝林马三立有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津李公楼地道涂鸦100年前的名字更响亮,与侯宝林马三立有关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J2CV160541A6IY.html

在天津这座城市里,有一条充满故事的地道——李公楼地道。这里不仅是涂鸦艺术的聚集地,更承载着百年的城市记忆。从动漫角色到历史人物,从文化传承到情感寄托,这条地道见证了天津的变迁与发展。

在天津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一条叫做李公楼的地道,它见证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涂鸦。这些涂鸦作品,宛如城市的记忆碎片,被艺术家们以色彩和线条的形式固定在墙壁上,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最初,这些涂鸦以动漫角色为主题,像五条悟、龙珠这样的形象跃然墙上,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它们色彩鲜艳,充满了活力和创意,仿佛在对这座城市诉说着青春的热情和无尽的梦想。然而,涂鸦并不总是那么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的形象开始丰富起来,周杰伦、袁隆平、马三立、于根伟、白芳礼等名字和形象也出现在墙壁上,成为了新的主角。

这些涂鸦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们记录着天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脉络,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每当人们走过这条地道,看到这些涂鸦时,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无形中给通行的人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李公楼地道已成网红。

其实这片区域在100年前也不是偏僻角落,而是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地道外。大概是从现在的天津站后广场到唐口地道之间的区域,与现在的李公楼立交桥地道有重合的地方。

如今地道涂鸦中的马三立,他的父亲马德禄以及后来的相声大师侯宝林,都曾经在天津地道外说过相声。

上世纪20年代,地道外人口增加,各种小食品摊点应运而生,甚至还有卖“折箩”的。因地道外邻近车站,各地来津旅客在等待换车时,经常去地道外转转,因此这里形成天津八大明地之一——地道外,撂地民间艺人来此献艺。如说相声的小蘑菇(常宝堃)、唱评剧的新凤霞、唱梆子的金钢钻,曾在此演出过。(三不管,即市场以西的大洼里;干河,也叫鸟市(在大胡同西面);谦德庄;小营市场(在北站新大路西口);北开,东到金钟桥,西到北营门,南到三条石大街北面,北到铁道根;三角地,西门北往西一直到画眉店;新三不管也叫六合市场,地址在西墙子河以东直到赵家砖窑;地道外等八块明地。)

不过这里的园子被称为“流俗园子”,其特点为园子有大有小,大的能容二百到三百人。听众比较复杂,其中行业、界别、爱好、性格各有不同,有铁路员工,有各种服务人员各 铁路脚行(日寇侵华时称之为“红帽子”,在地道外这类听众很多)。

再有大批听众每天必到的就是邮局职工,各大小工厂内的倒班、歇班的工人,当地的瓦木油石工人,街头摆摊小贩。

地道外兴旺之后,地痞流氓、杂霸地、黑旗队等讹诈商民、欺压百姓的事,经常发生。

他们经常打架斗殴,打职工,砸园子,赶走或打伤演员,有时还拿走演员舞台上使用的表,或在桌上把表拍坏;经常飞帖打网,向演员讹钱要钱,骗钱,借钱。他们听书从来不给钱,如果茶园职工或演员在收钱时,要了他们的钱,不出三天,就把这块地给“铆”喽(关门倒闭)。这种流害在二三年代初期最为猖狂,因为当时天津地区青帮(即“家理”)盛行,它威胁着整个社会,解放后才被彻底肃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