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原来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冯老师,35岁,近2年上完课后总会感到胸前区憋闷不舒服,间中有几声咳嗽,原以为和工作讲话多有关系,自己没有过多留意,直到最近半年天气变化后开始出现胸前憋闷感明显,家里人也很担心,“不会是心脏出什么问题吧”,冯老师这才到医院就诊治疗,经过详细检查后,诊断为“胸闷变异性哮喘”,这时一种怎样的疾病,也是哮喘吗?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由来
20多年前,国内一位专家首诊了一位14岁的“怪病”小男孩,小男孩以24小时持续胸闷为主要症状,他的父母带着他寻遍了各地,仍没有找到答案。随后这位专家为小男孩进行了仔细检查和问诊后,根据患者运动后发病和胸闷的细节,决定为他完善肺功能检查中的气道激发试验。结果发现他符合哮喘的特征。后期专家团队发现了很多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在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后,最终命名为“胸闷变异性哮喘”,这也是我国首次发现、命名并报道的新型哮喘类型。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表现
胸闷是唯一的症状,这类患者以中青年多见,起病隐匿,胸闷可在活动后诱发,部分患者夜间发作较为频繁,少数可伴有几声咳嗽,没有传统哮喘病人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也没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在肺部听诊时也听不到哮鸣音。但他们却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典型特点。大部分患者胸闷症状可自行缓解或深呼吸后缓解,发作频繁时直接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
成年患者多以胸部憋闷感、胸部不适、自觉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常通过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缓解。
年长一些的儿童,可以自己描述症状的,一般以胸前不适或呼吸不畅为主,多伴有深而有力的吸气动作及常叹气的表现;年幼一些的儿童,无法表达自己症状,多表现为频繁长叹气或叹气样呼吸。所以,叹气是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的重要临床表现。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其实胸闷变异性哮喘如果明确诊断后,治疗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它的治疗方法与典型哮喘的治疗相同,大部分病患在接受治疗后两到三周之内,症状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疗程一般不少于8周。
中医方面,治疗哮喘的方法一般有食疗、药物调理、穴位敷贴、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等,通过综合的手段并结合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实际情况中灵活调整。
中医理论解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医学指导: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作者:张溪,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副主任医师,岭南甄氏流派第五代传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肺之声”疾病教育公益项目成员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早期肺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