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紫苏、生姜、葱白、香菜,药食同源,日常妙用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紫苏、生姜、葱白、香菜,药食同源,日常妙用多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2A05M0K00

紫苏、生姜、葱白、胡荽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些厨房中的常见之品还是中医临床经常会用到的中药,属辛温解表的药食同源之品。

紫苏叶

【基原】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的叶。

【异名】
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
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圣济总录》)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使用注意】
气虚多汗者不宜食用;本品芳香,不宜久煮,可冲泡饮或煮汤。

生姜

【基原】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异名】
嫩者名紫姜、子姜;宿根名母姜;干燥根茎名干姜。

【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
发表散寒,健脾止呕,解毒。

【应用】

  1. 风寒感冒:生姜6g,紫苏叶30g,水煎顿服。(《本草汇言》)
  2. 呕吐不止:生姜汁—汤匙,和醋少许,空腹服之。(《食医心境》)
  3. 半夏中毒:生姜汤一盅,白矾少许,调匀内服。(《食物与治病》)
  4. 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6g。(《千金要方》)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现代研究】
生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健胃作用。生姜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按语】
自古生姜即是一味常用药,也是一味常用的食疗佳品。嫩姜多作日常调料和做酱菜用,入药治病多用老姜。为呕家圣药。胃寒疼痛,可煎饮生姜,加红糖调匀,有暖胃祛寒作用。

葱白

【基原】
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异名】
葱茎白、葱白头。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1.风寒感冒:葱白头与豆豉合煎。(《补缺肘后方》葱豉汤)
2.葱白五根细切,捣烂,酒500m1,煮至200m1,分三次服。(《华佗危病方》)
3.可单用煮汤,或配伍应用。近代用于细菌性痢疾、肾结石。

【使用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现代研究】
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盐、钙、镁、铁。此外还有挥发油,油中成分为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另外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

【按语】
经常吃葱的人,虽脂多体肥,但胆固醇不高,并且体质强健。

芫荽(香菜)

【基原】
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

【异名】
胡荽、香菜。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
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清热,利尿。

【应用】
1.小儿痘疹令速出:芫荽150g,水煎服。(《圣惠方》)
2.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一大握,芫荽60g,滑石30g(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圣济总录》葵根饮)

【使用注意】
痧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非风寒外束者忌服。本品多食耗伤气血,气虚及有胃溃疡者则不宜多食。

【按语】
芫荽为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芳香开胃,小儿出麻疹未透,可以芫荽煎汤外洗(头面部不洗),促进外周血液循环;而使皮疹出透。日常食之可温暖脾胃、健胃助食,适于寒性体质、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芫荽汤。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芫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
2.《医林纂要》:“芫荽,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

【来源】
《中医饮食营养学》教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