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死区时间分析与计算: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关键参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死区时间分析与计算: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关键参数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7719329/article/details/126322526

死区时间在电力电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通过上下开关的时间差防止H桥直通问题
  2. 为开关两端的缓冲电容提供充放电时间,实现开关的零电压开通(ZVS),从而降低传输功率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随着开关频率的提升,死区时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过去,死区时间可能仅占开关周期的2%,而现在,在一些实验样机(如500K)中,这一比例可能达到0.15~0.2。

死区时间四状态分析

以DAB(双向直流变换器)中S3、S6、S7导通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0<t<TC

  • t=0时刻,S2关断,进入死区时间
  • 电感L与缓冲电容C1、C2发生共振
  • 电感L对缓冲电容C1放电,对缓冲电容C2充电
  • TC时刻完成对缓冲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第二阶段:TC <t< T1

  • t= TC时刻,缓冲电容C1、C2完成充放电过程
  • 若死区时间还未结束,S1仍保持关断
  • 电流通过二极管续流,电感L被VCD钳位
  • 电感电流iL保持上升直至T1时刻,此时电感电流上升到0

第三阶段:T1 <t< T2

  • t= T1时刻,电感电流由负变正
  • 电感L与缓冲电容C1、C2再次发生共振
  • 电感L对缓冲电容C1充电,对缓冲电容C2放电(与第一阶段相反)
  • T2时刻再次完成缓冲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第四阶段:T2 <t< T3

  • t= T2时刻,电容完成充放电后
  • 由于此刻电流正向流通,通过S2的二极管续流
  • 电感电压再次被钳位,电流开始降低
  • 至T3时刻,电感电流降为0

若死区仍未结束,电感电流iL和S1、S2的缓冲电容电压将不断重复上述四个过程,直至死区时间结束。

死区时间计算

死区时间计算的核心方程如下:

以SPS(单相全桥)为例,当S2、S3从开通转为关断进入死区阶段时,需要判断Vcd和电感电流。此时,需要对S2、S3进行充电,对S1、S4放电。同时,对C1放电,对C2充电。通过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

电流和电压可以用以下两种形式表示:

  • A1sin(wt)+A2cos(wt)
  • Asin(wt+x)

推荐使用第二种形式,因为它更直观。需要注意电流公式中的移相角。

死区时间的最大值(Tmax)

由于缓冲电容通常很小(PF级),且L>>C,因此移相角要么近似为90°,要么近似为-90°。这意味着死区的最大时间是谐振周期的1/4(Tmax)。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电流就会换相,死区阶段将进入第三阶段。

死区时间的最小值(Tmin)

  • 对于C1放电,Uc1(Tc)=0时刻放电结束
  • 对于C1充电,Uc1(Tc)=Vin时刻充电结束
  • 对应的Tc就是Tmin,即死区第一阶段结束时刻

如果出现Tmax<Tmin的情况,即电流要换相但电压还没降到0,此时应选择Tmax作为死区时间。因为电流换相后,充放电方向会反转,虽然在当前时刻无法实现ZVS,但可以尽可能降低开关损耗。

总结

在计算死区时间时,需要优先确认Vab、Vcd、iL。由于TPS(三相全桥)调制中工况复杂,各时刻的开关状态和电流初始值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单独计算每个桥臂开关管的死区时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