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国油气长输管道运营队伍中,有一支令人骄傲的铁军队伍——国家管网北京管道公司山西输油气分公司。这支队伍,如铁一般坚硬,矗立在山西的吕梁与太行山脉间,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民生守护者。他们如同铁军将士,拥有着一股铁一般的坚韧与纪律,那正是他们的荣誉与誓言。
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记,他们守护着首都北京以及沿线上亿人口的温暖,他们的奉献无言而庄重。在过去26年里,他们像打磨钢铁一样锤炼自己,截至2023年底:他们用大小动火作业50余次、累计输送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连续安全平稳运行6799天,中国石油优秀基层党组织、国家管网打造管网铁军的发源地和国家管网思想文化教育基地,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
铁军不是一天炼成的。而这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他们的热血与汗水、责任与执行、奉献与创新。
说起他们的成长,得追溯到1997年这个单位成立起。 成立之初,他们面对的是一支由转岗人员占多数组成的队伍,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紧迫。尤其在易燃易爆的管道运输高危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严格管理是确保安全的根本保障。加之天然气保供属性是“运行一刻不能停,供气一刻不能断”,员工在岗就是24小时连续值守,警报随时可能拉响,在突发情况面前他们是第一个冲锋的人,严守纪律、不怕牺牲是必备素质。所以,他们在推进石油“三基”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军事化管理。
企业军事化管理是指一个企业把军队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作为借鉴,并把这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有效地运用在企业各项管理之中,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
这套军事化管理制度由9个管理办法组成,涵盖作息时间、行为标准、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紧急情况处理和考核办法等,包括从起床到睡觉、内务整理等等。分公司党委提出以“123”工作思路,制定《山西输油气分公司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分公司准军事化管理工作走深落实见成效。“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以“五个铁”为目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锻造铁的信仰、练就铁的本领、扛起铁的担当、锤炼铁的作风、严明铁的纪律的五铁目标),“2”就是聚焦打造两个训练营(铁军作风训练营和铁军技能训练营),“3”就是强化三项训练(思政教育、作风训练、技能培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突出实施成效。其执行力之强大,就如同今天的精准制导导弹,直击问题的核心。
若有人违规,严格的罚款制度便如警钟长鸣,三次违纪者将被退回原单位待岗,全年违纪严重者甚至会被解除劳动合同。这并非严苛无情,而是出于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度负责。
他们目的只有一个:以军事化管理为基石,致力于锻造一支“铁一般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过硬本领、纪律作风”的管网铁军。
但是,打造铁军首先要有“钢班子”。因为领导力和执行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往下看是执行力,往上看是领导力。因此,他们非常注重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建设,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真诚待人,公正公平做事。他们秉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业务水平始终领先,不断学习、实践、总结经验。每一次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次管理都力求科学合理。他们不仅在规章制度上严格要求,更在领导力建设上倾注心血。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无尽的力量。
这支铁军队伍的管理者的“钢”,正是对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每一次动火作业现场,分公司都有多名领导班子成员与各作业区党员干部在场指挥和监护。他们深知动火作业的风险,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但正是这种对安全和质量的极致追求,使得每一次作业都能顺利完成,每一次任务都能高质量完成。
山西分公司质安科李志明感慨地说:“领导干部们以身作则,面对风险毫无退缩,与员工共同进退。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成为了引领团队、打造铁军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无声表率,使得队伍更加团结,凝聚了更强的向心力。”
同时,山西分公司展现了“钢”与“柔”的完美结合。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展现出坚定的执行力,更在对待员工时充满了关爱与尊重。每周的谈心谈话活动,让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为员工指明方向,明确职责。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今天已实属难得。
员工的休假是山西分公司高度重视的问题。全年115天的休假确保了员工的休息时间,而领导干部们则主动牺牲轮休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员工。他们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才有了他们今天的成就。
为了给员工营造家的温暖,山西分公司全面优化了生活服务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如此,他们还特别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视员工家人为自己的亲人。母亲节期间,他们组织了“建功陕京、回报母爱”的活动,将员工的母亲接到单位。这种深入人心的关爱活动让员工倍感温暖,也使他们更加投入工作。
通过这样的培养和关爱,山西分公司的队伍日益强大,成为了一支充满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和战斗力的铁军。
他们不仅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打造铁军并非简单的军事化管理,而是要从思想教育和文化引领入手,实现从管理到文化自觉的华丽转变。
山西省从东向西有太行山脉、汾河谷地、吕梁山脉三个纵向自然带,从北向南有西口文化、晋商文化和关公故里三个横向文化带。在山西分公司人眼里,三个自然带和三个文化带正好组成一个“田”字,三横三纵是他们的几个作业区,所属1027公里管道就是他们的“责任田”,他们的责任就是种好这片“责任田”。
更重要的是,新中国石油工业脱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其中第3团的前身为在山西战斗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4旅。石油师的血脉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成为山西分公司打造铁军一脉相承的基因传承。
同时,山西是抗战时期华北敌后根据地中心,孕育出了以吕梁精神和太行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红色教育基地多达3399处,其中有近一半分布在陕京管道沿线附近,包括红军东征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平型关战役遗址、刘胡兰和白求恩纪念馆等。为此,山西分公司成立了“红色基因研究会”,以此为载体来塑造队伍、打造铁军。
26年的岁月里,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一次次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他们不仅学习石油知识,更学到了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军事化管理融入日常,从军事训练中塑造石油人坚韧的意志和品质,深度挖掘员工的潜力。
他们更是积极融入地方,当地武装部与其紧密合作,将其列入预备役“应急救援部队”,这不仅赋予了他们民、兵一体的双重身份,更是展现了央企在履行国防义务、承担国防责任、参与国防建设中的主动性、责任心和使命感。
今天,这个分公司不但员工满身都是“兵味”,还用“智联管理平台”为铁军队伍建设插上了现代化智能管理翅膀,8个机关部门也都植入了军事文化内涵。比如:生产运行部文化是“当技术的尖兵,做改革的先锋”、质量安全环保部文化是“当生产侦察兵,做安全奠基者”等等,这是文化也是行为准则。
这支铁军之所以“铁”,还源于他们深入骨髓的铁汉精神。在面临强降雨造成的洪水险情时,多名党员腰系救生绳,在洪水中沿着管道排查险情十几公里。在陕京一线抢险现场,负责抢险的党委委员胳膊晒爆了皮都全然不知,仍然在现场忙碌的指挥抢险;临县作业区副主任忘记手机在裤子口袋被水浸泡,脚底磨出血泡却全然不觉,到抢险结束才发现。兴县作业区电控仪工程师谢雷晚上9点刚处理完阀室设备故障回到作业区,得知险情后主动请战,火速赶到抢险地点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援行动中。在光缆受损情况勘察完毕后,他又和生产科副科长杨南、电控仪工程师丛玉章、阳曲作业区工程师卢健一起立即赶赴阀室,马不停蹄进行通讯设备调试,并组织人员连夜紧急抢修光缆。他们连续几个昼夜坚守抢险现场,确保了供气未断。在施工方试图强行机械开挖时,夏海涛用自己身体挡在挖掘机前,最终县委书记和县长赶到现场阻止了野蛮施工。
而穿越黄河、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山脉的陕京管道山西段,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有27个50至85度的高山陡坡。他们赋予它们为铁汉坡。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种以此为喻的标签,更是对默默奉献、不畏艰险的管道人精神的赞誉。
铁汉坡,如其名,陡峭、险峻,充满了挑战与危险。狼、豹、野猪出没,蚊虫蛇蚁横行。而管道人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片土地上巡逻,与自然、与困境抗争。他们中的许多人,像戎文林和李志明一样,长年坚守在这片荒凉之地,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书写着不朽的篇章。
在济道岭铁汉坡,戎文林17年如一日,巡护在这个金钱豹和原鹿保护区。2018年2月8日,老戎在碎石崖摔倒在一块锋利石头上,臀部撕开一道大口,并扯出一块皮肉,鲜血直流。他忍着剧痛,就近找到一种止血草药先行止血,走到4公里外村卫生所,血打湿裤腿流到了鞋子里,由于伤口较大无法处理,朋友把他送到镇医院缝了13针才把伤口处理好。第二天他还照样巡线。2013年9月,他在碎石崖摔倒,手背上划开一条大口,他自己缝了4针就继续巡线。
李志明巡线两次摔伤,都隐瞒伤情坚持工作,一次差点发展为败血症甚至截肢,一次至今都留下了病根。2019年4月,阳曲县东黄水村突发山林大火,严重威胁到陕京管道安全。李志明与另外三位同事冒着熊熊山火,左冲右突,配合地方救灾队伍全力抢开防火隔离带,在风向不断变化、随时可能被山火围困的险境中,哪有管道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直至森林大火被扑灭,保证了管道安全。
这些事迹无不展示了这支队伍的严明纪律和超强执行力,更是见证这支队伍“奉献陕京,保障首都”的陕京精神。
30年来,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管道铁军精神,那就是:攻坚克难、拼搏奉献、勇于创新、敢于胜利。
在国家管网的新征程中,他们将以更加坚韧不拔的毅力,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全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管网铁军,为保障北京及管道沿线民生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