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马无关,却跟驴有关
“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马无关,却跟驴有关
马面裙堪称“开春第一裙”。今年1月以来,作为服饰行业的“新物种”——改良后的马面裙成了火爆的“新年战袍”。据报道,从年前开始,截至今年2月,山东曹县生产的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面向全国销售额已经超过3亿元。有曹县汉服马面裙商家称,过年期间线下销售额翻了几十倍,线上单个直播账号也能有日均20万的销售额。春节过后,马面裙热度不减,成为不少人日常逛街、通勤的时尚单品。
2月18日,浙江杭州西湖附近,一名小朋友身穿马面裙出行。图/中新网
从博物馆里走出来的“新战袍”
马面裙,由马面和褶裥组成,又名“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裙式的主要代表之一。面裙火了以后,网上出现了不少穿着马面裙骑马的照片和视频,这让很多人误以为“马面裙”跟骑马有关。“马面”并非马的面部,而是原指古代一种塔楼式的建筑。“马面”一词作为服装出现,最早是在《明宫史》中:“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马面裙设计一般为两片式,前后光面,左右打褶,最早本是方便妇女骑驴的开胯裙,因其裙摆宽大,裙幅飘逸,便于骑行,而流传甚广。它于宋初具雏形,明代时逐渐定型,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民国。
宋代的裙子便已具有马面裙的马面形制了。旋裙是宋代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一种功能性的“开胯之裙”。孟晖在《开衩之裙》中道:“此类宋裙乃是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
宋末元初华容墓中的裙子,具备了马面裙的全部结构特征
宋代的旋裙在明代时逐渐发展成为马面裙,因中央的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平整光滑,两边带有对称的裙褶,形似古代城墙中的防御性建筑“马面”,因此被称作“马面裙”。明代马面裙的设计和工艺非常独特。它采用丝绸、棉布等面料制作,常常以红色为主色调,寓意吉祥如意。裙摆宽松,可以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明代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
清朝是马面裙盛行的时代。清代马面裙的褶裥更加细而密,故而得名“百褶裙”,其褶裥对称分布在两侧裙胁,单侧以对褶向裙胁中心线对称倒伏。马面裙到了清末,制作技艺趋于顶峰,诞生了另外两种变化的样式,即凤尾侧裥式和凤尾襕干式。
民国时期,马面裙依旧是爱美女性衣柜里不可缺少的爆款单品。这时期的衣服已经加入了大量西式元素,一些思想进步女学生的裙子已经采用了西式的立体剪裁,但有时还会保留一些马面裙的元素,增加衣服的美观。
20世纪浅紫色地蝴蝶花卉纹马面裙
马面裙色彩较为鲜艳,以红色居多,蓝色也比较常见。马面裙的纹样可以分为单独的刺绣织物纹样和大面积的刺绣织物纹样图案,其中单独的刺绣织物纹样占了大多数,每一种纹样所传递出来的寓意也会不同。山东博物馆里的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明)、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的黄色暗花绸绣花马面裙(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红色暗花绸绣人物地景纹鱼鳞马面裙(清)……在很多博物馆,都能欣赏到古人织就的精美马面裙。
清代三蓝绣太平富贵纹栏杆裙 图/中国丝绸博物馆官网
穿着马面裙去法国卢浮宫、去俄罗斯圣彼得堡、去东京听演唱会……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开始穿着马面裙走出国门。从历史文学记载、博物馆里的陈列,到歌舞节目、影视作品中的展现,再到中国华服日、花朝汉服节等活动,传统服饰日渐走进日常生活。
马面裙成功出圈“流量密码”
马面裙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唐装汉服等传统服饰的热潮、产品的日常性和实用性、明星博主的群体带货、社交平台的裂变性等。
马面裙历史渊源深远,携带着古老的韵味和独特的特色,一直以来都是国风时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的各种汉文化活动、汉服旅拍店等兴起,穿汉服逛街、出游成为时尚。在自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是“引流”的好手。不少景区在上新项目前,都会开一个体验场,组织年轻人穿着汉服来游玩,然后再把照片、视频宣发出去,吸引更多游客。而穿着马面裙的姑娘在这样的场景里回眸一笑,穿越古今,是景区最生动的广告。南京的夫子庙、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或马面裙的姑娘旅拍。
新中式风格的兴起为马面裙的崛起提供了助力。苏州盛泽镇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被誉为“千年绸都”。据了解,当地品牌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从去年9月份开始拓宽了新中式服装的品类。在大量优质国风短视频、图文和直播间内容推介下,改良后的、赋予新文化内核的马面裙也被设计得更符合当下审美,通过视觉裂变和冲击,又加速了种草和转化。马面裙的出圈,意味着汉服已经从小众逐渐走向了大众。
从产品本身来讲,马面裙有成为常服的基因。马面裙的爆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碰撞的产物。改良后的马面裙简单易穿,可以适用于多种生活场景。既可以搭配日常衣物也可以搭配新中式单品,解锁更多中式新潮流。不少现代男性穿起马面裙也毫无违和感,颇具古风的同时还增添了一分儒雅的气质。马面裙的设计之美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了全球时尚界的一股重要力量。随后,明星、博主们开始自发地将马面裙穿搭、科普放上社交平台,马面裙的拥趸不断扩容,进一步“破圈”。
服章之美,也是文化自信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章之美,背后是礼仪与文化的底蕴。新中式火了,马面裙火了,与之有关的话题也一直热度不减,甚至在不少公考机构的热点预测里,都出现了“马面裙”话题,解析直指文化主题。
人们的穿着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爱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马面裙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些服饰的面料、花纹、图案、形制,以及织造刺绣工艺,无不传承着绵延的文化,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常见的图案如龙凤、麒麟、花鸟、云纹等,这些图案通常代表着吉祥、繁荣和幸福。从追逐国际潮流到中国传统审美基因的觉醒,马面裙的走红,也是中国人在服装审美上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复古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古老文明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央视龙年春晚上,歌舞节目《年锦》展现了汉、唐、宋、明四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挥洒出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服饰织造之美,让更多人从传统服饰文化中,触及历史的厚重,感受时光的洗礼,洋溢出真挚的文化自信。
“街上流行马面裙”体现当下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当传统文化不只被封印在博物馆里,只能被动地观看这个现代世界,而是拥有自由行走的力量,与时俱进地拥有创新活力,方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