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em-kemu.com/Article-3915925.html

钴酸锂(LiCoO2)是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其性能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钴含量的精确控制。GB/T 23367.1-2024标准提供了两种测定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方法:EDTA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一为EDTA滴定法,方法二为电位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6.00%~62.00%。

术语和定义

GB/T 1743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方法一:EDTA滴定法

原理

试料用盐酸(或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后,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以紫脲酸铵为指示剂,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为滴定剂,根据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钴含量。可采用EDTA手动滴定法或EDTA自动滴定法。

试剂或材料

  • 水,GB/T 6682,三级及以上。
  • 盐酸(1+1)。
  • 硝酸(ρ=1.42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高氯酸(ρ=1.67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钴标准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钴(ωCo≥99.98%)于400mL烧杯中,加30mL盐酸,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后,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钴。也可采用市售的有证书的钴标准溶液。
  •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54.5g氯化铵溶于水中,加入350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 紫脲酸铵指示剂:称取0.4g紫脲酸铵,加入50g硫酸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均匀。贮存于干燥器中。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简称EDTA)标准滴定溶液(约0.01mol/L)的配制。称取3.72g EDTA于400mL烧杯中,加水微热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简称EDTA)标准滴定溶液(约0.01mol/L)的标定(用前标定)

移取15.00mL钴标准溶液于滴定杯中,记为V1。加入50mL水和20mL22mL EDTA标准滴定溶液(以反应过程终点前3mL5mL为宜),再加入10mL氨水-化铵缓冲溶液,最后加入约0.1g紫脲酸铵指示剂。

若选择EDTA手动滴定法,则直接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若选择EDTA自动滴定法,需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插入光度电极,搅拌状态下,按仪器设定的滴定终点识别程序,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预加与滴定钴标准溶液时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之和,记为V2。随同做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记为V3。

按公式(1)计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记为c1。

式中:

  • c1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ρCo ——钴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亳克每毫升(mg/mL);
  • V1 ——移取钴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58.933 ——钴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V2 ——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钴标准溶液时消耗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3 ——标定中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亳升(mL)。

平行标定二份,所消耗的EDTA 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极差值不应大于0.05mL,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标定。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数值修约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仪器设备

  • 自动电位滴定仪,附搅拌装置。
  • 与仪器匹配的光度电极。

样品

样品粒度应不大于100μm。

样品分析前应在110°C±5°C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试验步骤

称取0.10g样品,精确至0.0001g。称取试料的质量记为m1。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记为V5。

将试料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并盖上表面皿,于低温电热板上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定容体积记为V6。

如试料不能被盐酸溶解,则另取试料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3mL硝酸和3mL高氯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溶解,并盖上表面皿,于低温电热板上加热至溶解。然后将溶液置于120°C250°C条件下,加热至溶液体积剩余1mL2mL。取下稍冷,用水冲洗表而皿及杯壁,低温加热溶解盐类至溶液澄清。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定容体积记为V6。

移取25.00mL试液于滴定杯中,记为V7。加入约50mL水和19mL21mL EDTA标准滴定溶液(视钴酸锂的钴含量确定,以反应过程终点前3mL5mL为宜)。搅拌后,再加入适量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调节待测溶液pH≈10。最后加入约0.1g紫脲酸铵指示剂。

若选择EDTA手动滴定法,则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若选择EDTA自动滴定法,需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插入光度电极,在搅拌下,按仪器设定的滴定终点识别程序,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预加与滴定样品时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之和,记为V4。

试验数据处理

钴含品以钴的质量分数wCo计,按公式(2)计算:

式中:

  • c1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V4 ——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时消耗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5 ——试验中空白试验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58.933 ——钴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V6 ——试料溶解后定容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1 ——称取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 V7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计箕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方法二:电位滴定法

原理

试料用盐酸(或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后,在氯化铵-柠檬酸铵-氨水混合溶液中,加入K₃[Fe(CN)₆]标准溶液,将Co2+氧化成Co3+,过量的K₃[Fe(CN)₆]采用电位滴定法用钴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电位突跃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的K₃[Fe(CN)₆]和钴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钴含量。

试剂或材料

  • 水,GB/T 6682,三级及以上。
  • 盐酸(1+1)。
  • 硝酸(ρ=1.42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高氯酸(ρ=1.67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钴标准溶液:称取3.0000g金属钴(ωCo≥99.98%)于400mL烧杯中,加30mL盐酸,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后,冷却至室溫,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3.0mg钴。也可采用市售的有证书的钴标准溶液。
  • 氯化铵-柠檬酸铵-氨水混合溶液(pH≈10):称取62.5g氯化铵和50g柠檬酸铵溶于水中,加入350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 K₃Fe(CN)₆标准溶液(约0.05mol/L)的配制。称取17.4g~17.8g K₃[Fe(CN)₆],用水溶解,过滤后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避光保存。
  • K₃Fe(CN)₆标准溶液(约0.05mol/L)的标定(用前标定):于250mL烧杯中加入25.00mL K₃[Fe(CN)₆]标准溶液,记为V9,再加入80mL氯化铵-柠檬酸铵-氨水混合溶液,混匀。在电位滴定仪上,插入电极,在搅拌状态下用钴标准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即为终点。所消耗的钴标准溶液的体积记为V8。

按公式(3)计算K₃[Fe(CN)₆]标准溶液相当于钴标准溶液的滴定系数:

式中:

  • K ——滴定系数,单位体积的K₃[Fe(CN)₆]标准溶液消耗钴标准溶液的体积比;
  • V8 ——滴定时所消耗的钴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9 ——加入K₃[Fe(CN)₆]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平行标定三份,所消耗的钴标准溶液体积的极差值不应大于0.05mL,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标定。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四位,数值修约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仪器设备

  • 自动电位滴定仪,附搅拌装置。
  • 与仪器匹配的氧化还原电极。

样品

样品粒度应不大于100μm。

样品分析前应在110°C±5°C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试验步骤

称取1.00g样品,精确至0.0001g。称取试料的质址记为m2。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将试料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湿润,缓慢加入20mL盐酸,并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至试料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定容体积记为V12。

如试料不能被盐酸溶解,则另取试料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和5mL高氯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溶解,并盖上表面皿,低溫加热至试料溶解。然后将溶液置于120°C250°C条件下,加热赶酸至溶液体积剩余约1mL2mL。取下稍冷,用水冲洗表面皿及杯壁,低温加热溶解盐类至溶液澄清。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定容体积记为V12。

加入21.00mL26.00mL K₃[Fe(CN)₆]标准溶液于滴定杯中(视钴酸锂的钴含量确定,以反应过程过量2mL5mL的K₃[Fe(CN)₆]标准溶液为宜),体积记为V10。然后加入80mL氯化铵-柠檬铵-氨水混合溶液,在搅拌状态下移入25.00mL试液,记为V13。

在电位滴定仪上,插入电极,在搅拌状态下用钴标准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即为终点。消耗钴标准溶液的体积记为V11。

试验数据处理

钴含量以钴的质量分数wCo计,按公式(4)计算:

式中:

  • ρCo ——钴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 K ——滴定系数,单位体积的K₃[Fe(CN)₆]标准溶液消耗钴标准溶液的体积比;
  • V10 ——加入K₃[Fe(CN)₆]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11 ——返滴定消耗钴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12 ——试液定容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2 ——称取试料的质械,单位为克(g);
  • V13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亳升(mL)。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