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第一方——银翘解毒散
风热感冒第一方——银翘解毒散
银翘散,作为中医治疗外感风热的经典方剂,被誉为“温病第一方”。它由金银花、连翘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银翘散不仅在抗炎、解热方面效果显著,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临床应用显示,银翘散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水痘、麻疹肺热型等多种疾病方面均表现出色。
简介
银翘散,为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微甘而凉,温开水冲服或者泡服。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组方介绍
银翘散组方主要是由金银花、连翘、淡豆豉、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竹叶、芦根、生甘草。
金银花,味甘、性寒,为治疗一切阳证痛疮肿毒要药,善泻热清气、解毒疗疮,《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的作用;
连翘,味苦、性寒,苦能泻火、寒能清热,《珍珠囊》曰:“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二药芳香疏散,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共为君药。
金银花
连翘
淡豆豉、荆芥,辛而微温,共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薄荷、牛蒡子同为辛凉之药,与淡豆豉、荆芥两味温热药同为臣药,辛温而不燥,反而具有清利咽喉的作用。
淡豆豉
荆芥
薄荷
牛蒡子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二者配伍于已伤之津可补,而未伤之津可防,有“预护其虚”之意。三者共为佐药。
桔梗
竹叶
芦根
生甘草,善调诸药,亦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为方中使药。
生甘草
诸药相配,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之功。
现代研究
抗炎:对流感病毒滴鼻感染的小鼠给予银翘散液灌胃,可发现其炎性因子水平能明显降低,说明银翘散具有抗炎作用。
解热:对致热剂导致发热的小鼠注射银翘散制剂,其发热现象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可见银翘散制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抗过敏:相关研究表明,该药对天花粉所致大、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及小鼠过敏性休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对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皮肤过敏反应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过敏性休克死亡率。
临床应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给予银翘散和复方氨酚黄胺片治疗,发现银翘散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96.7%,远高于复方氨酚黄胺片组的80.00%,且银翘散治疗组的治愈疗程也明显短于复方氨酚黄胺片组。
水痘:在相关研究中,银翘散处理儿童重症水痘患者总计50例,经服药一周后,所有患儿症状消失,愈合率达100%,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明确的不良反应。
麻疹肺热型:在临床试验中,利用银翘散治疗39例麻疹及麻疹样药疹患者,最终结果显示患者全部愈合,其有力地证明了银翘散加减可以应用于治疗麻疹肺热型的患者。
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中医辨证均为风热犯喉证的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治疗组以银翘散治疗,观察组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小儿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观察组。
使用注意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