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画作有30层涂层
研究人员揭《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画作有30层涂层
法国科学家最近对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7幅达·芬奇画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揭开了《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的绘画奥秘。研究发现,达·芬奇运用了多达30层涂层的精细绘画技巧,这种被称为“渲染层次”的技术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朦胧感和厚重感。
《蒙娜丽莎》
一些法国研究者们已经研究考察了卢浮宫博物馆中包括《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内的7张达·芬奇的画作。据分析,这位艺术大师作画时使用了非常轻薄的连续涂层,这种技巧也使得达·芬奇的作品拥有了无与伦比的魅力。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的专家发现,达·芬奇的画作有高达30层的涂层,使得他的作品非常精细。并且所有涂层加起来不超过40微米,大约只有一根人类头发的一半厚。
据悉,这种技巧叫做“渲染层次”,这种技巧可以使达·芬奇的作品轮廓朦胧,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并且在阴影的处理上也恰到好处。他使用这种技巧作画已经是广为人知,但是对这种技术的科学研究却有很大的限制,因为必须要从原画中取样测试。法国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X光荧光光谱的非侵入性技术研究了画作的涂料层和其化学成分。
当博物馆闭馆时,研究人员使用所带的高科技工具分析了画像中人物的面孔,这种检测法无需从画作上提取颜料,就能将蒙娜丽莎脸上的涂料层层分解,其优点在于不会对作品造成损害。
对于达·芬奇多幅作品的研究也发现,他在作画的同时还在尝试创新。比如在“蒙娜丽莎”中,阴影使用了氧化锰,而在其他作品中他使用的是铜。并且在大部分作品中他都是用了釉,可是也有特例。
大家一般都认为“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达(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LisaGherardini)的肖像画。这幅画达·芬奇从1503年开始创作。16世纪的画家,传记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他的传记中写道:追求完美主义的达·芬奇用了4年的时间创作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尚力)
本文原文来自凤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