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跟公司有什么区别
个体工商户跟公司有什么区别
个体工商户和公司是两种常见的商业经营形式,它们在法律责任、税务负担、创办成本以及投资人身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对比分析这两种经营形式的特点,帮助创业者和经营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优劣势。
个体工商户与公司之间的主要差异
个体工商户与公司之间的主要差异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责任:个体工商户须负起无限制的债务责任,这意味着无论何时,只要个体工商户负债,无论是以个人名义还是家庭财产形式,都有可能受到追讨;而公司则只需要承担有限的法律责任,股东只需为自己所认缴的出资额负责。
税务负担:个体工商户通常主要缴纳的税费是个人所得税,至于公司,除了要应付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应对增值税以及股息分配个人所得税等多个领域;相比较而言,个体工商户的税种相比公司往往更为单一。
创办与运营成本:个体工商户从诞生之日起至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所需承担的开支相对较低;反观公司,尽管初期设立成本较高,但在长期的经营运行中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投资人身份:个体工商户的投资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或者家庭成员担任;公司的投资者范围则更为广泛,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类型的企业。
《公司法》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的区别
概念定义:个体工商户是指具备运营能力并且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进行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其主要业务为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而公司通常是以获取利润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专门设立用于商业经营活动或是满足其他特定目的的组织形式。
注册要求:个体工商户在注册登记过程中并不需要制定公司章程,然而,有限责任公司在注册时必须要提交公司章程。
法律责任:个体工商户在面对外部责任时,需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个体工商户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其营业执照的名称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而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企业法人范畴,它对外仅以公司资产为限承担法律责任,其营业执照的名称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税收政策:个体工商户只能申请成为小规模纳税人,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相比之下,有限责任公司则有机会申请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