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内容复试建议复试概况
2024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内容复试建议复试概况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4年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形式、内容、录取标准、时间安排以及准备建议等。文章内容详尽,涵盖了多个专业方向的复试情况,并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书目和复习建议,对于准备参加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的学生来说,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性文章。
23年苏大计算机复试概况
2023年复试采取线下形式进行,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综合面试由考生个人陈述、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部分组成。
各专业方向的复试情况如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一志愿进复试14人,录取11人,录取率为78.6%。有2人复试逆袭。
- 软件工程学硕(083500):一志愿进复试14人,录取11人,录取率为78.6%。有1人复试逆袭。
- 计算机技术专硕:一志愿进复试24人,录取20人,录取率为83.3%。有2人复试逆袭。
- 软件工程(085405):一志愿进复试25人,录取20人,录取率为80%。有2人复试逆袭。
- 人工智能专硕(085410):一志愿进复试25人,录取20人,录取率为80%。有4人复试逆袭。
-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一志愿进复试22人,录取18人,录取率为81.8%。有2人复试逆袭。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一志愿进复试5人,录取4人,录取率为80%。没有人复试逆袭。
复试成绩构成
- 专业课笔试:150分
- 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100分
- 综合素质考核:200分
录取标准
-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复试合格线为270分,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总成绩 = 初试成绩 + 复试成绩。按考生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录取。
时间安排与地点
- 复试笔试时间:3小时,允许携带无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 面试时间:除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分两天面试外,其他均为一天。具体地点见报到当天发的复试通知书。
前几年复试情况参考
- 2019年线下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上机编程、外语口语和综合面试。
- 2021年线上复试:分为专业面试和综合面试,涉及电路分析题、C语言程序题、外语测试专业水平测试等。
复试内容介绍与准备建议
外语口语:准备自我介绍,并熟悉常见的英语交流问题,如家乡、志向、本科院校等。对于抽选的题号,提前进行短文朗读和翻译的练习。
专业课复试:
- 电路:复习《电路》(第5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准备纯大题和选填+大题的综合形式。
- C语言:熟悉C语言编程,准备两道编程题。
2024复试参考书目:
- 计算机综合实践
- 考试内容:程序设计(60%)、数据结构(20%)和算法(20%)。
- 考试形式:机考编程题(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均以机考编程题的形式考查)。支持语种包括Python、C、C++、Java。考生可任选一个语种参加考试,不能选择两个及以上的语种参加考试。不同语种的考题相同。
各部分内容参考书目如下:
1.《Python编程导论-计算思维实现》第1-10章,清华大学出版社,赵雷、朱晓旭;ISBN:978-7-302-60161-6;
2.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课程名称:Python程序设计;开课学校:苏州大学;主讲:朱晓旭、赵雷、刘安、姜小峰;
3.《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2017;
4.《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钱能,2005;
5.耿祥义,张跃平编著,《Java2实用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6.梁勇著,戴开宇译,《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7.严蔚敏,吴伟明编著,《数据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8.Robert L.Kruse等著,《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C++语言描述(影印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张玉华,吕强等编著,《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微课视频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10.王晓东编著,《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11.Jon Kleinberg,Eva Tardos著,王海鹏译,《算法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 综合面试:除了准备政治觉悟相关的问题外,还需深入了解本科阶段的科研项目和竞赛经历,并准备回答与专业课相关的问题。同时,对于开放式问题,如自我介绍、最骄傲的事情等,也要有所准备。
准备建议
- 提前了解并熟悉复试流程和内容,制定复习计划。
- 加强英语听说训练,提高外语口语水平。
- 深入复习专业课知识,特别是电路和C语言编程。
- 准备个人陈述和科研项目介绍,突出自己的优势和强项。
- 保持积极的心态,充分准备面试,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