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不知道,原来铁路司机有这么多种!
99%的人不知道,原来铁路司机有这么多种!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火车司机,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司机岗位,他们默默无闻地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从调车司机到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从地勤司机到天车司机,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铁路司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坚守。
调车司机
11月8日8时40分,丰台机务段调车司机武柱与上一班司机进行好交接后,认真核对运行揭示,做好机能试验。9时20分,接到值班员命令后,他把头探出车窗,手比确认信号,前往站场开始当天的作业。
调车司机的任务是把解编后的车底按照新的目的地重新编组成列,然后牵引列车停放到指定位置。站场的布局、设备的位置、股道的方向都需要调车司机烂熟于心,确保安全高效编组每一趟列车。
我现在值乘的DF4D-1893号内燃机车,是“工人先锋号”机车组的机车。每次值乘任务结束后,我都会仔细擦拭、清洗和油润机车各零部件,要想开好安全车,就要把它保养好。
——武柱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
11月8日14时20分,衡水供电段接触网作业车司机路易到达轨道车库,逐一核对各项技术参数,观察确认仪表数据和线路状态。15时10分,接到调度命令后,他驾驶作业车驶入线路,精准平稳地操控,配合同事们在车顶作业平台上闪转腾挪,完成接触网检修任务。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将接触网维护人员和检测维修工具安全送达作业现场,与接触网工紧密协作,确保在每一处检修地点精准停车,搭建稳固的作业平台,助力供电设备精检细修。接触网作业车司机用过硬的驾驶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守护列车安全运行的不竭动力。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使用梯车工作平台,面积小,作业时不能超过两个人。现在驾驶JJC型接触网综合检修列,作业平台可以满足五六十人同时作业,效率大大提升。
——路易
地勤司机
11月8日15时20分,天津动车所检修库内,天津机务段地勤司机刘佩双登上作业平台,进入动车组驾驶室,认真检查各项设备,做好动车组调车作业的准备。“联控完毕、车门关闭、信号开放”刘佩双轻轻推动操纵手柄,将动车组开往天津动车组一场。
地勤司机被称作动车组列车的“泊车人”,主要负责动车所内动车组的停放、调动和摆位,配合做好入库动车组的检修工作。他们不断往返于存车场和检修库之间接车、送车,在别人看不到的幕后精心守护着动车组列车取送作业安全。
从开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现在的“复兴号”,列车的闸把我一握就是28年,见证了车型的不断升级,真切感受到铁路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刘佩双
天车司机
11月9日7时50分,北京车辆段天车司机葛金燕到达天车楼梯入口,攀登上9.5米高的楼梯进入轿厢,与地面安全员确认周边操作环境后开始天车试运转。
天车司机每天都在离地近10米高、2平方米空间的驾驶室内工作,根据地面指挥人员的手势或哨声启动车辆、控制操纵杆,调整挂钩位置、吊起部件,将不同重量的机车配件运送到指定位置。
从吊运“绿皮车”的209T型转向架到动力集中动车组的SW-220K型转向架,工作28年间,从一开始觉得“在天上开车”的新鲜感,到逐渐发现这份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我胆大心细,更需要对每一次吊运作业安全负责的责任心。
——葛金燕
轨道车司机
11月10日21时,北京工务段轨道车司机梁爽检查轨道车司机室内设备状态,核对行车数据。23时05分,出乘准备完毕,驾驶轨道车牵引捣固车前往小红门站大机捣固施工现场准备施工作业。
轨道车司机担负着各类轨料和人员机具的运输任务,根据车辆负载、线路坡度等情况在施工现场准确预判停车位置,时刻注意轨道车各部位运转情况,保证行车安全万无一失。
我是一名有着十年驾龄的轨道车司机。十年里,手动挡轨道车换成了无级变速轨道车,操作性能有了很大提升,轨料运输也更加高效。
——梁爽
叉车司机
11月11日8时45分,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叉车司机崔庆辉熟练地操纵着方向盘和操纵杆,一件件货物被叉车轻轻托起,稳稳放下。两个小时完成了60吨货物的装车任务。
握紧方向盘,对准、起叉、转向、运送……几吨重的叉车在叉车司机的操作下进退灵活,无论是高耸货架的指定层还是货车车厢的指定角落,他都能将各种货物平稳、快速地装卸码放。
我从事铁路货运35年了,刚入行的时候,叉车操作全凭经验和眼力,技术全在自己的一双手和脚下的功夫里。如今站台设计更科学合理,货物堆放区规划也更人性化,安全措施也越来越完善,我开着叉车干活更顺了。
——崔庆辉
整备司机
11月11日16时05分,怀柔北机务段整备司机刘长海携带手电、检车锤、禁动红灯到达机车整备场,按规定在机车两端司机侧挂好禁动红灯后开始检车作业。刘长海一边用手电筒照,一边用锤子敲击机车走行部位,查看状态是否正常。
整备司机负责机车的转线、保养和维修工作,待机车入库后,整备司机把有不同维修保养需求的机车移动到指定股道位置,等待机车保养完成后,再将机车移至整备线,方便其依次出库执行牵引任务。
从最初的露天作业到机车整备棚的三层作业平台、从手写台账到“一车一档”电子档案,整备工作更具针对性,不仅提高了机车整备作业的工作效率,还缩短了机车整备时间。
——刘长海
大型养路机械司机
刘佳杰(后)
11月12日8时10分,北京大机运检段综合巡检车大机司机刘佳杰带领班组人员检查车辆完毕后,坐上行车司机室操作主位。8时30分,与副司机共同确认行车信号后,驾驶着综合巡检车出行检查线路。
大型养路机械司机驾驶铁路“大黄蜂”穿行在各大铁路干线上,还会操作这些“钢铁巨龙”进行道床清筛、线路捣固和钢轨打磨,消除线路和道床“病害”,让线路恢复“活力”。
2013年入路时,我驾驶的线路打磨车最高运行时度不超过80公里,最大作业时速也只有15公里。如今,我驾驶的综合巡检车以最高时速160公里行驶在铁道线上。身为一名大机司机,我感受着不同“大黄蜂”的速度,也见证了大型养路机械日新月异的变化。
——刘佳杰
救援机械司机
11月13日9时,石家庄电力机务段救援机械司机霍庆磊确认电气化区段停电命令后进入吊车驾驶室内,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轻推操作杆,让吊车缓缓伸展吊臂,精准地操纵吊钩移动到指定地点。
左右回转、吊臂伸缩,吊钩升降、精确操控,他时刻关注吊臂角度和受力情况,及时调整起重机作业状态,保证每一次吊运万无一失。在日常演练中,他反复模拟、打磨技艺。
早先操纵的起重机吊重60吨,起重力矩、作业范围有限,如今我驾驶的是国产160吨轨道起重机,不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车辆的事故救援,还可以整吊140吨的机车,工作更加高效。
——霍庆磊
这些铁路司机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为他们点赞!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