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全攻略:从尸检程序到责任认定
医疗事故处理全攻略:从尸检程序到责任认定
在医疗纠纷中,尸检程序是确定死因和判断医疗责任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事故尸检的具体程序、手术不成功医疗事故的认定条件,以及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罚措施。
一、医疗事故尸检程序是怎样的
当患者不幸离世时,若医患双方对于患者的真正死因无法确定或存在异议,应立即启动尸检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尸检时间最迟不得超过患者去世后的48小时,如果具备尸体冷冻保存的条件,则可以适当延期至7个自然日内完成。在尸检前需征得死者近亲的明确同意,并由其签署相关文件以示确认。
在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均有权邀请法医病理学专家参与尸检工作,同时也可各自委派代表全程监督尸检过程。
医疗尸检的发起方既可以是患者家属,也可以是医疗机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手术不成功的医疗事故要怎样认定
关于手术失败的医疗事故判定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承担此事件责任的行为主体必须是该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人员;其次,医疗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过失行为必须触犯到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再次,这一疏忽或过失行为对患者的人身健康造成实际损害;最后,这一疏忽或过失行为与患者所遭受的人身损害之间必须存在明确的因果关联性。
在实际操作中,医疗事故的认定通常由相关的医学会负责,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医疗事故进行深入细致的鉴定,并最终形成具有权威性的鉴定报告。
三、一级医疗事故怎么处罚的?
针对等级为一级的医疗事故,必须采取严格的惩治措施:责成医患双方所在的医疗机构须在期限内进行停业整顿,倘若未能达到整改效果,则由原发放执业许可证的主管部门实施吊销执业许可证;而对于直接涉及此次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医疗事故罪的相关条款,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若情节尚未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则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卫生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涉事医务人员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吊销其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