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援诈骗受害者?丨心理自助手册
如何支援诈骗受害者?丨心理自助手册
诈骗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情感创伤。然而,在面对诈骗受害者时,人们往往倾向于责怪他们"太笨"、"太轻信"。这种责怪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阻碍受害者的情感恢复,甚至让骗子更加猖獗。本文将探讨为什么我们要责怪诈骗受害者,这种责怪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正确支持受害者。
为什么我们要责怪诈骗受害者?
“我真不敢相信你会上当。”当有人透露他们被骗时,我马上就会知道这是一个骗局。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论,但它是建立在认知扭曲的基础上的,并不能反映现实。
公正世界现象
对公正世界的信念是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希望相信世界是一个公正和公平的地方,好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坏事发生在坏人身上。如果我们假设世界是公正的,那么那些成为骗局受害者的人一定是罪有应得。
后见之明偏见
事后偏见是一种倾向,高估了我们预测未来的准确度。当有人分享他们被骗的故事时,你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后见之明的偏见是说,“我早就知道这是个骗局”,但你无法真正知道自己当时会如何回应。
防御性归因
然后是防御性归因,这是一种倾向,把受害者的经历归咎于受害者,以保护自己免受可怕的现实的影响,因为糟糕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由于防御性归因,性暴力的幸存者经常经历受害者责备,因为责备者会告诉自己,“如果这是受害者的错,那么我永远不会经历他们所经历的,因为我的行为会有所不同。”
指责受害者的有害影响
当有人被骗时,情感上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公正世界信念、后见之明偏见和防御性归因都可以转向内心,许多受害者将自己的经历归咎于自己。当这种指责也来自外部来源时,情感上的恢复就更加困难了。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能或不值得获得支持。
受害者羞辱只会帮助骗子诈骗更多
此外,骗局也在不断变化。新的骗局层出不穷,几乎不可能掌握每一个骗局。当受害者因自己的经历而受到羞辱和指责时,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说出所发生的事情。这使得了解哪些骗局变得更加困难。人们需要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时感到安全,这样别人才能学习并得到更多的保护。
最后,当我们责怪诈骗的受害者时,它把责任转移到了诈骗的人身上。骗局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骗子,他们利用心理战术操纵人们相信他们。
阿什利·凯恩斯的故事
“更好的改变”(A Change for Better)的顾问兼联合创始人阿什利•凯恩斯(Ashley Cairns)在刚开始创业时就被骗了。她说:“我去了奥克兰一家‘信誉良好’的网络开发公司。”“他们向我们承诺在6周内提供一个具有特定定制功能的完整网站,价格为3.6万美元。他们要求首付13000美元开始建造,其余的在完工后支付。6个月后,他们仍然没有任何网站,尽管我每天都发邮件询问他们的最新情况。”
骗子以多种形式出现,并竭尽全力让自己看起来合法。
在凯恩斯对该公司提起欺诈指控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同样骗局的其他受害者:“如果这个故事还不够糟糕的话,在我们拿到这些宣誓书的时候,我们交谈过的一家网络公司有一个客户来找他们,他和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家‘信誉良好’的公司,也被骗了。一对退休的老夫妇开始制作和销售木制玩具。这家网络公司骗走了他们1万美元,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不再运行或在bb0上显示的网站。”
幸运的是,凯恩斯拿回了她的钱,连本带利,但在那之前,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法庭上与公司打官司。
如何支援诈骗受害者
如果你被骗了,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如果你认识的人被骗了,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但不要因为发生的事情而让他们感到羞耻。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生活在一个骗局成为过去的世界里,但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受害者提供支持,而不是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