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问电商极端“薅羊毛”:“20分钟薅走7000万”有人可能涉嫌违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问电商极端“薅羊毛”:“20分钟薅走7000万”有人可能涉嫌违法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tousu.sina.com.cn/articles/view/392614/

20分钟"薅"走7000万元,这起发生在安徽小家电店铺的"价格乌龙"事件,不仅揭示了电商平台"薅羊毛"现象的严重性,更引发了对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深入思考。从个人"薅羊毛"到集团化运作,从技术漏洞到法律边界,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法律困境。

2024年8月28日凌晨,安徽一家仅6人运营的小家电店铺"小天鹅东山专卖店"遭遇"价格乌龙"。由于设置错误,该店铺以进货价4-5折的价格"抛售"商品,短短20分钟内订单金额近4000万元,涉及货值高达7000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这4万个订单中大部分为一人多台,如果按规定发货,该店将直接损失超3000万元。

看似只是贪小便宜的"薅羊毛",背后却已形成庞大产业链。在社交媒体上,"挑战薅羊毛年入百万"、"最强薅羊毛团队,靠优惠券年入千万"等话题屡见不鲜。一位B站UP主通过分享"白嫖视频"和各大电商平台的"攻略",目前粉丝已经接近10万。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指出,一般是有组织地通过社群吸引薅羊毛买家用极低的价格去获得商品,之后再批量转手给收货方,收货方则用正常或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这里面存在一定收益空间。"一些职业的薅羊毛选手活组织者,会采用技术性手段去侦测捡漏的机会。"

电商平台为何频现"薅羊毛"?

一位珠宝商家向媒体反映,"之前在抖音上开店,上新时还没来得及改好价格和库存,秒下单清空50件库存,两单只间隔4秒,这背后一定有专业人士在操作。"

据一位资深"羊毛群"群主"小夏"介绍,"薅羊毛"基本分"高端"和"低端"两种。低端方法是利用商家的一些漏洞和平台失误,换取低价商品,或者运费险等赔偿,而"高端"的则是从技术上寻找漏洞,再开发相应程序,直接通过技术手段修改价格等,获得收益后立刻消失。一个组织严密的"薅羊毛"群,每天推送的活动多达几百条,普遍"羊毛党"的日均收入都能达到百元以上。

被"薅羊毛",商家能拒绝发货吗?

被"薅"走7000万元的商家,能否拒绝发货?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雪表示,答案是肯定的,这符合民法典的"重大误解"条款。但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认为,单个消费者出于趋利考虑,抢购被错误设置低价的商品,应当是正常的消费行为范畴,不属于违法的"薅羊毛"行为。如果是一般消费者下单购买,除非店家以重大误解为由已撤销合同,否则店家依据交易合同还是具有发货的义务。

对于已经下单并受到影响的顾客,店铺将即刻发放10元现金红包+100元无门槛优惠券至其账户中。公告中,店铺还承诺不会关店。

极端"薅羊毛"是否涉嫌违法?平台如何承担责任?

究竟如何界定极端"薅羊毛"的法律责任?翟巍表示,单个消费者出于趋利考虑,抢购被错误设置低价的商品,应当是正常的消费行为范畴,不属于违法的"薅羊毛"行为。团伙化的集团或某些个人长期以"薅羊毛"为业,他们实施的极端"薅羊毛"行为就是违法的。

彭新林指出,现实中,真正具有法益侵害性的网络"薅羊毛"行为,是利用平台规则或者技术漏洞,或者商户与"羊毛党"勾结,或者利用自动化工具攻击平台系统,恶意获取平台优惠让利的行为。例如,2019年,黑灰产团伙通过平台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优惠券,并将其兑现成可自动发货的话费等,致使平台遭受近千万元的损失。此种极端"薅羊毛"行为,恶意违反公平交易原则,是一种具有严重法益侵害性的行为。

对于类似的"薅羊毛"漏洞,胡雪建议,平台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不应利用消费者对优惠的渴望来设置陷阱,而应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平台在面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时,应采取中立立场,公正处理问题。平台自身也应加强规则制定和审查,确保规则公平性和活动合理性,避免给商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