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理解“不可说”的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理解“不可说”的世界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1061cc42e65f

“不可说”是一个既神秘又深奥的哲学概念,它在佛教和现代哲学中都有所体现。从数学的“极限”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这个概念跨越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展现了人类对语言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凡夫境既可说又不可说,

涅槃境既不可说又可说。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极限”这个词。现代科学用极限来精确表示这个“不可说”。这个表达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意思上都很恰当。

因为,要标出任何一个度量的高低大小等极限量的时候,你不能在极限坐标上标出来(也就是说出来),一但标出来,就会有一个超过你所标的点胜过它。

从这点来看,佛陀所说的“不可说”这个词就相当于现代科学的极限这个词。只是在两千多年前,还没有人定义“极限”这个词的意思。而定义“极限”这个词的人又不懂佛教,错过了古人已经定义过的名词,从而让我们后人产生迷惑。

超言绝相 不可言说

可言说者,皆落世俗谛。在佛教看来,似乎这早成定论。因此,每见一些方家谈佛入胜,动辄“不可说,不可说”,仿佛真的“言语道断”了!

在这“不可说”的背后,当然不乏直契真如、已证正果者,但更多的人却是在“不可说”的托辞下沾沾自喜于所证,为自己不努力证真悟道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同时,惶恐于遣词造句,怕一开口就落入世俗谛,这样的人一方面把胜义谛与世俗谛分作两截,从而将第一义真实推到遥远的彼岸,触目者皆世俗假有。

不可说,就一般理解,是指超言绝相,不可用言语文字表达真如实相,其中的“说”主要指用语言文字表达说明可说的内容。

乍一看,似乎不可说与说、与可说都已是两回事了,不可说所不可的正是“说”这回事,说之中也无论如何不会冒出个“不可”来缠住自己。

可是,如果我们理解了说并不只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可说”,更是把我们带向寂照明觉境界的指明,那么不可说反倒包容在“说”这回事中了。因为没有名言路绝的不可说,就不会有寂照明觉的高妙境界,从而也不会有真正的说。

这说中有了不可说,便不同于流俗的泛泛之说,它是如此精妙而深刻的说,以至于其中有根本说不出的东西,于是便有了拈花微笑等情态。只因其深契不可说的妙境,才成其为说,否则也只是一种更乏含义的表情而已。

维特根斯坦

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逻辑哲学论》中,他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揭示语言和世界的本质,认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维特根斯坦强调了语言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我们所能理解和表达的世界受限于我们的语言能力,因此,语言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边界。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这句话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有些事情由于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或者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于这类事情,我们应该保持沉默,而不是强行用语言去描述,以免产生误解或混淆。

世界的意义不可言说,虽不可言说,却能在生活中显现。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可以用语言完全表达的,但它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各种方式显现出来。我们需要通过体验和思考来感受和理解世界的意义,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语言。

当你说“不”的时候,要像一堵墙,而不能像一扇门。

这句话强调了我们在表达拒绝时的坚定性和明确性。当我们说“不”时,我们应该像一堵墙一样坚不可摧,而不是像一扇门那样可以被轻易推开。这样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边界。

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必须说的,恰恰是无法说的。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有些事情虽然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它们往往是浅显的、表面的,因此并不需要过多言说;而那些真正重要、深刻的事情,却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