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膏方,这些禁忌还不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膏方,这些禁忌还不知道吗?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V4FHMC0534B3IC.html
膏方,又称“膏滋”,是中医传统制剂之一,具有滋补强身、防病治病的功效。随着冬季的到来,膏方进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膏方的制作工艺、服用方法、适用人群及禁忌,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膏方。
膏方的制作工艺
膏方的制作工艺严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配方:按照处方将普通中药饮片、细料(贵重中药饮片)和其他辅料(冰糖、木糖醇等)配齐;
- 浸泡:中药饮片浸泡时间应大于8小时,使中药成分可以更好地被煎煮出;
- 煎煮:膏方中的中药饮片经过浸泡后,充分煎煮2—3次,合并煎煮液。头汁煎煮1.5小时以上,二汁、三汁煎煮1小时以上。这是关乎药效的重要环节;
- 浓缩:将煎煮好的药液,在洁净的不锈钢锅内浓缩,开始可用武火加热至沸,而后用文火不断加热搅拌蒸发,捞出上层浮沫,直至浓缩为稠膏,即得传统的清膏;
- 收膏:加入胶类和糖类,加热、搅拌至提起搅拌棒见药汁“挂旗”或“滴水成珠”,及时加入另煎的细料药或研粉的贵重药,充分搅拌,熄火,即成膏滋。
服用方法与时机
膏方四季皆可服用,但冬季为最佳时节。自冬至起连服45日左右是最佳时间。膏方的服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冲服: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 调服: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 含服: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适用人群与禁忌
膏方不是保健品,必须由医师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辨别体质和证型,再开具适宜的处方。膏方的组方原则中,有一条叫作——补而勿滞,补泻兼施。如果补品是静药,那必须配以辛香走窜之“动药”,像陈皮、木香一类的,才能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所以膏方用药必须动静结合。
膏方的疗效并不一定比汤药好。汤药口味苦,而膏方药味多且口味调和,有的患者就认为膏方疗效比汤药好。实际上,一料膏方虽然总量很大,但平均到每日的用量却明显小于汤药,所以膏方更适合亚健康者、慢性病稳定期患者,而病情较严重患者,还是以汤药为佳。
适用人群
- 慢性疾病:各科、各个系统常见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等,妇科的痛经、不孕症、产后体虚等,外科的乳腺病,儿科的小儿哮喘、小儿厌食、小儿多动症等。
- 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手术后患者体弱多虚,需要调理,恢复体力,使用膏方是很好的途径。
- 亚健康人群:亚健康是指出现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等,通过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疾病,遂归于亚健康。
禁忌人群
- 各种疾病的发作期。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冠心病症状不稳定期、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高血压非稳定期、乳腺疾病急性炎症期、骨伤科的急性损伤等。
- 孕妇:膏方服用周期长,怀孕期间出现一些变化难予以调整,故不考虑应用膏方。
- 婴幼儿:小于4岁的婴幼儿身体稚嫩,器官功能发育不健全,病情变化较快不适宜吃膏方。
- 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活动期:因其病情变化较多,传染性强,需要针对性的特殊治疗。
热门推荐
油价涨不停?这些节油技巧帮你省下“一杯奶茶钱”!
不列颠之战:二战空战的巅峰对决
二战航空双璧:Me-262与零式战斗机的技术传奇
油价飙升,居民生活成本再创新高
一道炖带鱼里的家的味道:从选材到出锅
牛肉炖得柴又腥?这四个关键技巧帮你炖出完美口感
莫言:以庄子智慧书写中国乡土的生命哲学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从儒家到道家再到佛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
杭州出发自驾游云南全攻略:两条经典路线,六处必游景点
李纯苗苗:从舞台到银幕的舞者蜕变
“身心合一”:斯坦尼理论提升舞者表演水平
芭蕾遇上白蛇传:广州芭蕾舞剧院创新演绎传统故事
舞蹈的力量:从个人成长到文化传承
油价上涨背后:环保政策下的绿色出行之路
春节前油价飙升,车主如何省钱过年?
双子座5月运势:社交运旺盛,有望收获意外之财
自动续费成消费陷阱,平台套路违反消法规定
夏季高温下汽车轮胎保养全攻略:从胎压调整到爆胎风险防范
炖南瓜羊肉:一道融合羊肉鲜美与南瓜香甜的美味佳肴
羊肉和南瓜可以一起吃吗
生成式AI引发半导体短缺危机,全球科技产业链面临重大考验
数九寒冬,古人如何诗意取暖?
数九农谚助力现代农业丰收
冬至数九,农谚里的冬季智慧
杏仁助老年养生:心血管保护等五大功效
每天一把杏仁,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两成
干眼症自救指南:科学管理让你眼睛不再干涩
干眼症来袭,电子屏使用指南
提高应变能力,让你成为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