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进《乡土中国》:一部解读中国乡村社会的经典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进《乡土中国》:一部解读中国乡村社会的经典之作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2290549_121117490

豆瓣评分9.2分的中国社会学奠基之作

清华大学校长推荐的
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经典力作
学界公认的
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乡土中国》
责任者: 费孝通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

PART.01
推荐语
70余年前,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生于斯,长于斯,“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些亲切的文字,将我们带回了从前,似乎就在昨天,在我们的小时候,那些跟随着父母长辈们在田间劳作时玩着泥巴长大的快乐时光。

对于一个离家远行的人,土更多承载的是眷恋。书中提到“作者第一次出国时,他的奶妈给了他一包土,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一幕又让多少人想起了第一次外出打工或求学时亲人们也是用着同样的方法,让远行的游子在心灵上有了依恋和慰藉。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国人对于土的依恋也是刻在骨子里的。田间地头,镰刀锄头,阳台小院,只要是能装水的、能装泥的,都能从中长出生命来。

《乡土中国》像是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素描,且是中国笔法,散点透视,写意兼工笔。有理论的概况性,有生动有趣的生活细节描述,对很深的理论问题,费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并驾轻就熟地列举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使要讨论的问题接通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受。

本期“与书有约”推荐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该书详尽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与特点,阐释了国人根深蒂固的惯习来源。通过乡土社会与城市、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对比,促使读者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的理解更加深刻。让我们一起跟随费老的笔触,走进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土世界,感受那份源自土地的深厚情感和无尽智慧。

PART.02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 年赴英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年度亚洲文化大奖。费孝通先生曾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主要著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美国人的性格》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图片来源网络)

PART.03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经典力作,取材于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该书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利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全书篇幅虽小,却提出了“熟人社会”“礼治秩序”“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别”“血缘和地缘”等许多概念,并指出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以及这些规范和观念是如何在乡土社会中发挥作用。该书文笔流畅、讲理明晰,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了解中国农村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之一。

PART.04
经典摘抄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手段。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经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费孝通,岳永逸.乡土中国(注解本)[M].北京:中华书局,2020.
【4】张冠生.乡土先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