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据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步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步骤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8758514_211444

遥感图像预处理是提高图像质量并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数据基础的重要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中等分辨率全色和多光谱图像预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几何校正、图像融合、图像镶嵌、图像裁剪、去云及阴影处理、大气校正等关键步骤。

数据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步骤,旨在提高图像质量并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以下是中等分辨率全色和多光谱图像预处理的一般流程:

  1. 几何校正
  • 地理定位:将图像数据与地理坐标系统关联,确保图像具有正确的地理参考。
  • 几何精校正:通过选择地面控制点(GCPs)对图像进行精确校正,消除几何畸变。
  • 图像配准:将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进行配准,确保两者在空间上对齐。通常以全色图像为基准,调整多光谱图像的位置。
  • 正射校正: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畸变,生成正射影像。
  1. 图像融合
  • 将全色图像(高空间分辨率)与多光谱图像(高光谱分辨率)进行融合,生成兼具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常用的融合方法包括:
  • PCA(主成分分析)融合
  • Brovey变换
  • Gram-Schmidt融合
  • IHS(色度-饱和度-亮度)变换
  1. 图像镶嵌
  • 如果研究区域覆盖多幅图像,需将这些图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像。镶嵌时需注意:
  • 色调一致性:调整不同图像的色调,使其看起来一致。
  • 无缝拼接:确保拼接处没有明显的接缝。
  1. 图像裁剪
  • 根据研究区域的矢量边界(如行政区划、研究区边界等)对图像进行裁剪,去除不需要的部分,保留感兴趣区域(ROI)。
  1. 去云及阴影处理
  • 云和阴影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需进行处理:
  • 云检测:通过阈值法、机器学习等方法检测云区域。
  • 云去除:利用时间序列图像或插值方法替换云覆盖区域。
  • 阴影处理:通过图像增强或插值方法修复阴影区域。
  1. 大气校正
  • 消除大气散射、吸收等对图像的影响,将图像的亮度值转换为地表反射率。常用的大气校正方法包括:
  •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校正(如6S模型、MODTRAN等)
  • 经验线性校正
  • 暗像元法
  1. 输出结果
  •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具有地理坐标、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可用于后续的分类、变化检测等分析。

图示流程总结:

  1. 全色图像几何校正(使用控制点进行精校正)
  2. 多光谱图像配准(以全色图像为基准)
  3. 图像融合(全色与多光谱图像融合)
  4. 图像裁剪(根据矢量边界裁剪)
  5. 去云及阴影处理
  6. 大气校正
  7. 输出具有地理坐标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

这一流程确保了遥感图像在几何、辐射和光谱上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定量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