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湿气重?中医一个方子,对症排出体内寒、湿、郁、淤!
脾胃虚弱,湿气重?中医一个方子,对症排出体内寒、湿、郁、淤!
很多人会出现浑身无力、没胃口,甚至终日疲劳嗜睡、精神不济、不想动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脾气虚弱、疲劳乏力引起的。宏韵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唐永祥指出,一般情况下,脾虚的人容易湿重。脾主肌肉,脾虚的时候肌肉张力不够,不能持重,人自然就容易疲劳。除此以外,湿邪停留在身体里时,人也会觉得累。只是这种疲劳不是身体没力气,而是身体发沉,头也蒙蒙的,觉得很重。如果看舌苔,都是舌苔白腻,这就是典型的湿。
在中医角度,湿更可同时与寒、热结合,就会形成湿寒及湿热两种状态。对照一下自己的症状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体质是湿热还是寒湿。
湿怎么形成的呢?
- 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 平时没有多吃,但本身内脏的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 环境、季节因素的等外在因素形成的湿
脾虚湿盛
- 食欲差,腹胀,大便溏黏
- 舌边有明显齿痕
- 腹痛腹硬,身体浮肿,按压凹陷
- 皮肤没有弹性;皮肤出油,会长痤疮
- 空气稍微一潮湿,就会得湿疹
湿寒
- 舌淡红,舌苔色白腻
- 大便稀烂或如水状
- 女性白带偏多
- 手脚冰冷
- 怕冷、易水肿
湿热
- 舌偏红,舌苔偏黄腻
- 大便偏软、质黏、异常地臭,肛门会有灼热感
- 大便量少,色偏黄
- 女性白带量偏多,色偏黄、味重
- 多面油,容易出暗疮、粉刺
- 体味重
- 眼干目赤
相同症状:
- 容易感到胸闷或经常感到腹部胀满
- 经常无胃口
- 身体感觉沉重,容易疲倦,头重重
- 眼睛、面部容易浮肿
门诊案例
案例一:脾虚湿盛
李先生,31岁,平时四肢乏力啥也不想干,总感觉身体和脑袋发沉,还总是胸闷腹胀,不想吃饭、大便稀溏。通过舌诊发现患者舌边齿痕明显,中间有一道裂纹,舌头看上去湿漉漉的。说明他是由脾胃虚弱后,水湿运化不掉而导致的脾虚湿盛,于是给他开了一个健脾祛湿的方子调理,用后症状明显减轻。
案例二:脾虚湿寒
钱先生41岁,除了身体困重无力、饮食无欲外,还怕冷,肚子总是凉凉的,经常腹泻拉水样便,喝热水或食用热食后症状会有所减轻。结合舌象,舌中裂纹,舌边齿痕,舌苔发白厚腻。说明患者长期脾胃有湿,又遇寒邪导致脾虚湿寒,于是给予温脾散湿的方子调理,仅一个疗程见效明显。
案例三:脾虚湿热
黄女士28岁,平时也是身体困重啥也不想干、也不想吃,喉咙里有痰咳不尽,稍微吃点油腻的东西还容易恶心呕吐。一看舌象,发现她舌中有裂纹,舌边齿痕,舌苔黄腻。说明长期脾虚湿重不注重调理,导致湿气凝聚化痰生热了,属于典型的脾虚湿热。于是予清热化湿、理气健脾的方子调理,用后见效也比较明显。
日常调理
那针对这三种情况的话,就给大家分享三个小方法,来帮助我们来运化体内的这个水湿,
第一:多出汗,我们在平时可以蒸一些桑拿,做一些运动,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排泄体内的废水,也就是湿邪;
第二:食疗调理,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用一些生的薏米和赤小豆进行来煮水,这样慢慢的湿邪就被祛除了;
第三:饮食调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去吃一些辛辣、油腻、肥甘滋腻的食物,防止这些食物在我们体内郁而化热,浊而生湿。不要想太多,保持我们的情绪的舒畅,气机的顺畅,那么我们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正常,这种时候就能够化水为金,也就不会形成水湿了。